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计算机仿真论文

基于惯性数据的人体姿态实时三维重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运动捕捉技术的发展第11-14页
        1.2.2 三维人体建模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4-15页
        1.2.3 虚拟人体模型运动控制发展概况第15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安排第15-17页
第2章 人体运动捕捉数据表达方式第17-27页
    2.1 运动数据的获取方式第17-19页
        2.1.1 利用动作捕捉技术获取运动数据第17页
        2.1.2 利用BVH等运动数据库第17-19页
    2.2 运动姿态数据的表示方法第19-26页
        2.2.1 基于欧拉角的姿态表示方法第19-21页
        2.2.2 基于旋转矩阵的姿态表示方法第21-23页
        2.2.3 基于四元数的姿态表示方法第23-24页
        2.2.4 四元数与欧拉角的互相转换第24-25页
        2.2.5 各种表示方法的比较第25-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三维人体模型驱动原理第27-41页
    3.1 人体运动模型第27-30页
        3.1.1 人体模型的抽象第27-28页
        3.1.2 人体关节分类以及正常关节约束第28-29页
        3.1.3 基于树状层次结构的人体运动模型第29-30页
    3.2 基于树状骨骼层次的正向运动学驱动原理第30-34页
    3.3 三维人体运动的皮肤变形第34-39页
        3.3.1 刚性皮肤变形第34-35页
        3.3.2 骨架子空间皮肤变形第35-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建立个性化虚拟人体模型第41-51页
    4.1 三维人体几何表示方法第41-43页
    4.2 三维人体模型皮肤表示方法第43-44页
    4.3 三维人体模型的数据格式第44-47页
        4.3.1 对 3DS文件的解析第45-46页
        4.3.2 对 3DS格式的模型读取导入第46-47页
    4.4 建立个性化的人体模型第47-50页
        4.4.1 运动捕捉对象的人体特征点的测量第47-48页
        4.4.2 三维人体模型特征点的确定第48页
        4.4.3 调整三维人体模型的围度尺寸第48-50页
        4.4.4 调整三维人体模型的高度尺寸第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运动姿态数据插值第51-61页
    5.1 基于四元数的球面插值第51-54页
    5.2 基于三次Bezier曲线的样条曲线插值第54-57页
        5.2.1 Bezier曲线第54-55页
        5.2.2 基于Bezier曲线的样条插值第55-57页
    5.3 简单三次样条曲线插值Squad第57-58页
    5.4 插值方法的比较第58-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6章 三维人体运动重构系统设计与实现第61-75页
    6.1 系统的总体设计第61页
    6.2 个性化定制三维人体模型第61-67页
        6.2.1 三维人体模型读入与显示第61-62页
        6.2.2 三维人体模型的个性化定制第62-67页
    6.3 人体模型的驱动模块第67-69页
    6.4 运动插值模块第69-71页
    6.5 应用实例—虚拟人体腿部康复系统第71-73页
    6.6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结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3-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精度结构光视觉测量方法研究
下一篇:结构光测量点云数据配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