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贝叶斯联盟博弈的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0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物理层协作通信 | 第12-22页 |
2.1 协作通信 | 第12-16页 |
2.1.1 协作通信理论来源 | 第13-14页 |
2.1.2 典型的协作通信方法 | 第14-16页 |
2.2 多窃听协作通信模型 | 第16-20页 |
2.3 节点行为分析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贝叶斯联盟博弈 | 第22-29页 |
3.1 协作通信与博弈论 | 第22-23页 |
3.2 联盟博弈 | 第23页 |
3.3 贝叶斯联盟博弈 | 第23-27页 |
3.3.1 基本定义 | 第23-24页 |
3.3.2 合同 | 第24-25页 |
3.3.3 稳定合同——贝叶斯核 | 第25-26页 |
3.3.4 迭代消除机制与先验中期拒绝 | 第26-27页 |
3.4 贝叶斯纳什稳定 | 第27-29页 |
第四章 贝叶斯联盟形成算法 | 第29-43页 |
4.1 发现邻节点 | 第30页 |
4.2 信念更新机制 | 第30-31页 |
4.3 贝叶斯联盟形成 | 第31-32页 |
4.4 基于离散马尔科夫链的联盟形成稳定性分析 | 第32-34页 |
4.5 仿真 | 第34-42页 |
4.5.1 仿真参数与完全信息联盟博弈 | 第34-35页 |
4.5.2 不完全信息联盟博弈 | 第35-4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节点自私行为不确定下的贝叶斯联盟博弈 | 第43-50页 |
5.1 节点自私行为与惩罚机制 | 第43-44页 |
5.2 节点自私行为下的贝叶斯联盟博弈 | 第44-45页 |
5.3 算法仿真 | 第45-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0-51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