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相关概念的定义与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1.2.1 城市群经济联系 | 第10页 |
1.2.2 经济牵引力模型 | 第10-11页 |
1.2.3 网络与合作网络 | 第11页 |
1.2.4 治理与合作治理 | 第11-12页 |
1.2.5 社会网络分析(SNA)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城市群经济联系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城市群经济联系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3 合作网络理论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页 |
1.3.4 合作网络治理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15-16页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联系网络结构 | 第17-28页 |
2.1 城市间经济影响力模型 | 第17页 |
2.2 社会网络分析及网络结构度量 | 第17-19页 |
2.2.1 网络密度 | 第17-18页 |
2.2.2 网络中心度 | 第18-19页 |
2.2.3 网络凝聚子群 | 第19页 |
2.3 泛珠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实证分析 | 第19-26页 |
2.3.1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背景 | 第19-20页 |
2.3.2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联系实证研究 | 第20-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泛珠三角区域治理合作网络实证分析 | 第28-43页 |
3.1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基础与战略意义 | 第28页 |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28-30页 |
3.3 泛珠三角合作网络结构实证分析 | 第30-41页 |
3.3.1 泛珠三角合作网络结构 | 第30-33页 |
3.3.2 泛珠三角城市群区域治理合作网络结构实证分析 | 第33-41页 |
3.3.2.1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心分析 | 第33-38页 |
3.3.2.2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网络结构凝聚子群分析 | 第38-41页 |
3.3.2.3 凝聚子群分析小结 | 第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泛珠三角经济联系与合作网络结构关系研究 | 第43-47页 |
4.1 QAP的含义 | 第43-44页 |
4.2 泛珠区域QAP相关性分析 | 第44页 |
4.3 泛珠区域QAP回归分析 | 第44-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47-48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