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汽车 EMC 标准和测试方法 | 第9-11页 |
1.2.2 电机驱动系统 EMC 预测仿真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电机驱动系统 EMI 抑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PWM 驱动电机系统 EMC 分析 | 第16-26页 |
2.1 PWM 驱动电机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2.1.1 PWM 驱动电机系统结构 | 第16-17页 |
2.1.2 PWM 驱动电机系统工作原理 | 第17页 |
2.2 EMI 干扰源分析 | 第17-21页 |
2.2.1 电磁干扰产生机理 | 第17-18页 |
2.2.2 逆变单元电压脉冲的频谱研究 | 第18-21页 |
2.3 传导干扰传播路径分析 | 第21-23页 |
2.3.1 差模传导干扰路径分析 | 第21页 |
2.3.2 共模传导干扰路径分析 | 第21-23页 |
2.4 干扰电压的计算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 PWM 驱动电机系统 EMI 预测建模 | 第26-48页 |
3.1 传导 EMI 预测仿真原理与流程 | 第26-27页 |
3.1.1 预测原理与流程 | 第26-27页 |
3.1.2 Saber 软件 | 第27页 |
3.2 传输电缆等效电路模型 | 第27-34页 |
3.2.1 多导体传输线理论 | 第28-30页 |
3.2.2 单位长度电参数 | 第30-31页 |
3.2.3 电缆高频等效电路 | 第31-34页 |
3.3 交流感应电机等效模型 | 第34-46页 |
3.3.1 等效电路模型拓扑结构 | 第34-37页 |
3.3.2 谐振单元 R、C、L 参数计算及模型验证 | 第37-39页 |
3.3.3 交流感应电机等效电路建模方法 | 第39-42页 |
3.3.4 交流感应电机等效电路模型 | 第42-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4 PWM 驱动电机系统传导 EMI 预测仿真及实验验证 | 第48-62页 |
4.1 干扰源建模 | 第48-51页 |
4.1.1 SPWM 驱动原理 | 第48-49页 |
4.1.2 驱动仿真电路设计 | 第49-51页 |
4.2 PWM 驱动电机系统传导干扰预测模型 | 第51-53页 |
4.2.1 其它部件模型 | 第51-52页 |
4.2.2 电机驱动系统传导干扰预测模型 | 第52-53页 |
4.3 电机驱动系统传导干扰实验 | 第53-54页 |
4.3.1 实验目的 | 第53页 |
4.3.2 实验方案和测试平台 | 第53-54页 |
4.4 预测仿真结果分析及实验验证 | 第54-61页 |
4.4.1 线缆传导电磁干扰电压 | 第55-58页 |
4.4.2 线缆传导电磁干扰电流 | 第58-60页 |
4.4.3 结果误差分析与结论 | 第60-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电机驱动系统 EMI 的抑制技术 | 第62-72页 |
5.1 EMI 抑制技术研究 | 第62-65页 |
5.1.1 EMI 抑制目的 | 第62页 |
5.1.2 EMI 抑制技术 | 第62-65页 |
5.2 滤波磁环 | 第65-67页 |
5.3 电缆屏蔽 | 第67-69页 |
5.4 逆变器的屏蔽 | 第69-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72页 |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 | 第80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0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