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水分扩散系数研究现状 | 第11-23页 |
1.2.1 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 | 第11-13页 |
1.2.2 水分扩散系数估算模型研究进展 | 第13-23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水分扩散系数的理论基础 | 第25-35页 |
2.1 空间区域的离散化 | 第25-26页 |
2.2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 第26-27页 |
2.3 最小二乘法 | 第27-29页 |
2.4 干燥原理 | 第29页 |
2.5 湿空气的基本性质 | 第29-31页 |
2.6 湿物料的基本性质 | 第31-34页 |
2.6.1 物料的分类 | 第31-32页 |
2.6.2 物料和湿分的结合形式 | 第32-33页 |
2.6.3 物料的湿含量 | 第33-3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Crank公式模型估算水分扩散系数可靠性分析 | 第35-61页 |
3.1 Crank公式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35页 |
3.2 Crank公式模型的推导过程 | 第35-36页 |
3.3 对Crank公式的思考 | 第36-37页 |
3.4 Crank公式估算球形物料水分扩散系数的可靠性分析 | 第37-46页 |
3.4.1 数学模型 | 第37-38页 |
3.4.2 计算方法 | 第38-39页 |
3.4.3 计算需要的辅助参数 | 第39-40页 |
3.4.4 选取特定的球形物料及其性质 | 第40-41页 |
3.4.5 模型的验证 | 第41-42页 |
3.4.6 初始含水率对估算豌豆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7 空气相对湿度对估算豌豆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43-44页 |
3.4.8 空气速度对估算豌豆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44-46页 |
3.4.9 估算豌豆水分扩散系数小结 | 第46页 |
3.5 Crank公式估算平板形物料水分扩散系数的可靠性分析 | 第46-54页 |
3.5.1 数学模型 | 第46-47页 |
3.5.2 计算方法 | 第47-48页 |
3.5.3 选取特定的平板形物料及其性质 | 第48页 |
3.5.4 模型的验证 | 第48-49页 |
3.5.5 厚度对估算马铃薯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49-50页 |
3.5.6 初始含水率对估算马铃薯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50-51页 |
3.5.7 空气相对湿度对估算马铃薯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51-52页 |
3.5.8 空气速度对估算马铃薯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52-54页 |
3.6 Crank公式模型估算圆柱形物料水分扩散系数可靠性分析 | 第54-60页 |
3.6.1 数学模型 | 第54页 |
3.6.2 计算方法 | 第54-55页 |
3.6.3 选取特定的圆柱形物料及其性质 | 第55页 |
3.6.4 模型的验证 | 第55-56页 |
3.6.5 初始含水率对估算马铃薯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56-57页 |
3.6.6 空气相对湿度对估算马铃薯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57-59页 |
3.6.7 空气速度对估算马铃薯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59-6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Bi-G公式模型估算水分扩散系数可靠性分析 | 第61-89页 |
4.1 Dincer求解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61-62页 |
4.2 Dincer求解方法的发展 | 第62-63页 |
4.3 对Bi-G公式的思考 | 第63页 |
4.4 对Bi-G公式估算平板形物料的可靠性分析 | 第63-70页 |
4.4.1 由Bi-G估算参数 | 第63-65页 |
4.4.2 模型计算值和实验数据的比较 | 第65-67页 |
4.4.3 验证Bi-G公式的新思路 | 第67页 |
4.4.4 验算数学模型和对比分析 | 第67-70页 |
4.5 对Bi-G公式估算圆柱形物料的可靠性分析 | 第70-74页 |
4.5.1 由Bi-G估算参数 | 第70-71页 |
4.5.2 模型计算值和实验数据的比较 | 第71-72页 |
4.5.3 验算数学模型和对比分析 | 第72-74页 |
4.6 对Bi-G公式估算球形物料的可靠性分析 | 第74-88页 |
4.6.1 由Bi-G估算参数 | 第74-75页 |
4.6.2 模型计算值和实验数据的比较 | 第75-82页 |
4.6.3 验算数学模型和对比分析 | 第82-8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5.1 结论 | 第89页 |
5.2 展望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