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第10-15页 |
1.3.1 国外研究的动态 | 第10-13页 |
1.3.2 国内研究的动态 | 第13-14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17-25页 |
2.1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 第17页 |
2.2 驾驶行为 | 第17页 |
2.3 驾驶员行为模型 | 第17页 |
2.4 驾驶员感知模型 | 第17-19页 |
2.4.1 驾驶员的信息加工过程及感知特点 | 第17-18页 |
2.4.2 驾驶员感知特性 | 第18-19页 |
2.5 驾驶员认知 | 第19-25页 |
2.5.1 驾驶员的几种重要知觉及其常见的错觉 | 第19-22页 |
2.5.2 道路交通事故中驾驶员的认知失误分析 | 第22-23页 |
2.5.3 驾驶员认知的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杨凌道路交通事故现状与特征 | 第25-31页 |
3.1 杨凌道路交通事故时间分布 | 第25-29页 |
3.2 杨凌道路交通事故空间分布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影响杨凌道路交通事故的因素分析 | 第31-38页 |
4.1 人的因素 | 第31-34页 |
4.1.1 驾驶员 | 第31-33页 |
4.1.2 行人 | 第33-34页 |
4.1.3 其他交通参与者 | 第34页 |
4.2 环境因素 | 第34-35页 |
4.2.1 自然条件的影响 | 第34页 |
4.2.2 混合交通模式的影响 | 第34页 |
4.2.3 交通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4.3 道路因素 | 第35-38页 |
4.3.1 道路几何线形的影响 | 第35-36页 |
4.3.2 道路路面状况的影响 | 第36-37页 |
4.3.3 道路安全设施的影响 | 第37-38页 |
第五章 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评价模型 | 第38-44页 |
5.1 模型选择 | 第38页 |
5.2 变量说明 | 第38-39页 |
5.3 模型检验 | 第39-41页 |
5.4 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5.4.1 人的因素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最大 | 第41-42页 |
5.4.2 环境因素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较大 | 第42页 |
5.4.3 道路因素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最小 | 第42-43页 |
5.5 结论 | 第43-44页 |
第六章 对策建议 | 第44-48页 |
6.1 避免驾驶员认知失误的措施 | 第44页 |
6.2 改善驾驶员知觉特性 | 第44-45页 |
6.3 提高驾驶员职业素养 | 第45-46页 |
6.4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