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物权论文

担保性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认定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选题背景第9-11页
        1.1.1 司法实践方面第9-10页
        1.1.2 立法方面第10-11页
        1.1.3 理论方面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页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12-13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3 创新点第13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4.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7页
        1.4.2 域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第2章 担保性房屋买卖合同效力认定的基本内容梳理第19-27页
    2.1 担保性房屋买卖合同与流质的关系第19-20页
        2.1.1 担保性房屋买卖合同中存在流质条款第19-20页
        2.1.2 该流质条款并不能完全否认担保性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第20页
    2.2 担保性房屋买卖合同性质第20-25页
        2.2.1 理论界的争论第21-23页
        2.2.2 担保性房屋买卖合同的性质为让与担保第23-25页
    2.3 理论界针对担保性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认定第25-27页
        2.3.1 理论界的争论第25-26页
        2.3.2 对理论界争论的评析第26-27页
第3章 担保性房屋买卖合同效力认定的司法现状和存在问题第27-37页
    3.1 司法认定现状第27-34页
        3.1.1 认定其因违反物权法定和禁止流质的规定而无效第27-28页
        3.1.2 认定其属于当事人之间的虚假意思表示而无效第28-29页
        3.1.3 认定其具有后让与担保的效力第29-31页
        3.1.4 认定其具有抵押担保或抵押担保合同的效力第31-32页
        3.1.5 认定其具有附条件的买卖合同效力第32-34页
    3.2 存在的问题第34-37页
        3.2.1 对担保性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认定不统一第34-35页
        3.2.2 对担保性房屋买卖合同具有何种效力认定不统一第35页
        3.2.3 认定担保性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依据不统一第35-37页
第4章 域外担保性买卖合同效力认定的经验借鉴第37-40页
    4.1 域外认定状况第37-38页
        4.1.1 以判例方式认定担保性买卖合同的效力第37-38页
        4.1.2 以立法方式认定担保性买卖合同的效力第38页
    4.2 域外认定经验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第38-40页
        4.2.1 以判例方式进行效力认定的可行性分析第38-39页
        4.2.2 以立法方式进行效力认定的可行性分析第39-40页
第5章 担保性房屋买卖合同效力认定的司法建议第40-44页
    5.1 运用无效法律行为转换理论将担保性房屋买卖合同的性质转换为一般保证第40-42页
        5.1.1 无效法律行为转换理论适用的前提条件第40-41页
        5.1.2 该种转换符合无效法律行为转换理论适用的前提条件第41-42页
    5.2 从一般保证角度对担保性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进行认定第42-44页
        5.2.1 该种认定的优势第43页
        5.2.2 该种认定的限制及破解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规则研究
下一篇:海域使用权人权益保护问题研究--以因公益提前收回海域使用权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