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新《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前对相关制度的研究 | 第9-11页 |
1.2.2 新《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后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研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涵义及建立基础 | 第14-20页 |
2.1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涵义 | 第14-15页 |
2.2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建立基础 | 第15-20页 |
2.2.1 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2.2.2 实践基础 | 第17-20页 |
第3章 国外及其他地区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研究与启示 | 第20-23页 |
3.1 俄罗斯法有关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规定 | 第20-21页 |
3.2 德国法中有关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规定 | 第21页 |
3.3 法国法中有关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规定 | 第21-22页 |
3.4 台湾法中有关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规定 | 第22页 |
3.5 经验借鉴下的启示 | 第22-23页 |
第4章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解读与评议 | 第23-28页 |
4.1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条件 | 第23-24页 |
4.2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主体 | 第24-25页 |
4.3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法律效力 | 第25-27页 |
4.4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评议 | 第27-28页 |
第5章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完善与改革方向 | 第28-35页 |
5.1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完善 | 第28-33页 |
5.1.1 扩大适用对象的范围 | 第28-29页 |
5.1.2 完善适用主体的规定 | 第29-30页 |
5.1.3 完善运行程序 | 第30-31页 |
5.1.4 充分发挥检察监督的作用 | 第31-33页 |
5.2 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向消灭制度进行过渡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