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社会团体公权力运行的宪法规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3页
        1.2.1 国内研究与实践情况第11-12页
        1.2.2 国外研究与实践情况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与方案第13-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页
        1.3.2 研究方案第13-15页
第2章 社会团体公权力概述第15-26页
    2.1 社会团体的基本情况第15-18页
        2.1.1 社会团体的概念第15-16页
        2.1.2 社会团体的分类第16页
        2.1.3 社会团体的特点第16-18页
    2.2 社会团体公权力的来源第18-21页
        2.2.1 源于《宪法》中的主体地位第18-19页
        2.2.2 源于与执政党的天然联系第19页
        2.2.3 源于与政府的特殊关系第19-20页
        2.2.4 源于与法律法规的密切关系第20-21页
    2.3 社会团体公权力的特征第21-26页
        2.3.1 范围上的广泛性第21-22页
        2.3.2 行使上的依附性第22-23页
        2.3.3 内容上的引导性第23-24页
        2.3.4 过程上的开放性第24页
        2.3.5 效力上的非强制性第24-26页
第3章 社会团体公权力的规制现状第26-37页
    3.1 社会团体公权力的发展演变第26-29页
        3.1.1 权力合并时期——社会团体公权力与国家公权力高度融合第26-27页
        3.1.2 初步分离时期——社会团体蓬勃发展与国家公权力让渡趋势第27-28页
        3.1.3 分权过渡时期——国家公权力的回归与社会团体公权力的获得第28页
        3.1.4 法制规范时期——社会团体公权力的行使与法律法规的严格规制第28-29页
    3.2 国外社会团体公权力规制现状第29-34页
        3.2.1 美国第29-30页
        3.2.2 英国第30-31页
        3.2.3 法国第31-32页
        3.2.4 德国第32页
        3.2.5 俄罗斯第32-33页
        3.2.6 日本第33-34页
    3.3 国内社会团体公权力规制现状第34-37页
        3.3.1 立法规制的现状第34-35页
        3.3.2 政府规制的现状第35页
        3.3.3 司法规制的现状第35-36页
        3.3.4 内部规制的现状第36-37页
第4章 社会团体公权力宪法规制的机理缘由第37-44页
    4.1 社会团体公权力宪法规制的法理依据第37-38页
        4.1.1 人权理论第37页
        4.1.2 权力制约理论第37-38页
    4.2 社会团体公权力宪法规制的价值存在第38-40页
        4.2.1 政治民主价值第38-39页
        4.2.2 权力制约价值第39-40页
        4.2.3 权力填补价值第40页
    4.3 社会团体公权力宪法规制的现实需要第40-44页
        4.3.1 权力界限问题第40-41页
        4.3.2 权力滥用问题第41页
        4.3.3 权力程序问题第41-42页
        4.3.4 权力监督问题第42页
        4.3.5 权力效果问题第42-44页
第5章 社会团体公权力宪法规制的路径选择第44-52页
    5.1 宪政进程第44-46页
        5.1.1 公权力社会化第44页
        5.1.2 分权与集权相结合第44-45页
        5.1.3 政治法治化第45页
        5.1.4 政体普遍化第45-46页
    5.2 推进立法第46-47页
        5.2.1 填补法律空白第46页
        5.2.2 规定运行规则第46-47页
        5.2.3 完善程序规则第47页
    5.3 模式选择第47-49页
        5.3.1 外部限制模式第47-48页
        5.3.2 内部限制模式第48-49页
    5.4 宪法诉讼第49-52页
        5.4.1 违宪审查机制第49页
        5.4.2 普遍诉权赋予第49-50页
        5.4.3 穷尽各种救济第50-51页
        5.4.4 明确责任追究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集体合同中工会的主体地位
下一篇: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