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反馈机制的负载均衡改进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第11-13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及步骤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研究步骤 | 第14-16页 |
第2章 负载均衡技术基础 | 第16-35页 |
·负载均衡技术基本理论 | 第16-18页 |
·负载均衡技术的产生背景 | 第16-17页 |
·负载均衡技术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负载均衡技术分类 | 第18-21页 |
·软/硬件负载均衡 | 第18页 |
·本地/全局负载均衡 | 第18-19页 |
·更高网络层次上的负载均衡 | 第19-20页 |
·链路聚合技术 | 第20-21页 |
·负载均衡算法策略 | 第21-24页 |
·负载均衡基本算法 | 第22-23页 |
·网络状态检验方式 | 第23-24页 |
·负载均衡基本方案 | 第24-27页 |
·DNS 负载均衡 | 第24-25页 |
·代理和反向代理负载均衡 | 第25-26页 |
·NAT 负载均衡 | 第26页 |
·混合型负载均衡 | 第26-27页 |
·集群技术 | 第27-33页 |
·集群及集群负载均衡 | 第27-28页 |
·集群技术分类 | 第28-29页 |
·带负载均衡策略的Web 服务器应用集群系统 | 第29-31页 |
·集中收敛 | 第31-32页 |
·集群负载均衡的主要优点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时间序列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第35-49页 |
·预测方法分类 | 第35-36页 |
·定性预测 | 第35-36页 |
·定量预测 | 第36页 |
·负载预测基础 | 第36-40页 |
·回归分析 | 第36-37页 |
·时间序列及其实例 | 第37页 |
·平稳时间序列 | 第37-38页 |
·各类线性模型的性质 | 第38-39页 |
·模型识别——确定线性模型的类别、阶数 | 第39页 |
·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报、递推预报法 | 第39-40页 |
·基于时间序列的服务器负载预测 | 第40-47页 |
·基本预测模型 | 第40-41页 |
·自回归模型(AR) | 第41-42页 |
·滑动平均模型(MA) | 第42-44页 |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结合负载预测的负载均衡改进算法研究 | 第49-68页 |
·负载均衡方案的应用需求及设计要求 | 第49-52页 |
·负载均衡方案应用需求 | 第49-50页 |
·负载均衡方案评价指标 | 第50-51页 |
·负载均衡方案设计要求 | 第51-52页 |
·负载均衡设计方案 | 第52-58页 |
·加权算法策略 | 第53-54页 |
·权值计算 | 第54-55页 |
·采样周期 | 第55页 |
·衡量服务器负载状态的主要参数 | 第55-56页 |
·延迟算子 | 第56-57页 |
·差分运算 | 第57页 |
·用延迟算子表示差分 | 第57-58页 |
·负载均衡方案整体进程 | 第58-65页 |
·负载预测的建模 | 第58-61页 |
·随机动态算法 | 第61页 |
·结合负载预测的负载均衡改进算法 | 第61-63页 |
·负载均衡进程基本步骤 | 第63-64页 |
·过载迁移 | 第64-65页 |
·负载均衡方案总体流程 | 第65-66页 |
·设计总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负载均衡仿真实验 | 第68-77页 |
·实验环境 | 第68页 |
·仿真工具 | 第68-72页 |
·NS2 的功能模块 | 第69-70页 |
·NS2 的现有仿真内容 | 第70-71页 |
·NS2 仿真的基本过程 | 第71-72页 |
·实验过程及结果 | 第72-76页 |
·实验仿真过程 | 第72-74页 |
·实验结果统计 | 第74-76页 |
·实验总结 | 第76-7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