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基于ARM的物流分拣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课题的来源第10页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课题研究的现状第11-13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6页
第2章 电子标签物流拣货系统的组成及理论第16-22页
   ·电子标签拣货系统结构的系统组成第16-17页
     ·系统的硬件组成第16-17页
   ·拣货的策略第17-18页
     ·摘取式拣货方式第17页
     ·播种式拣货方式第17-18页
   ·工作的流程第18-19页
   ·主从分布式通信设计第19-21页
     ·RS485 主从分布通信协议第19-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电子标签的设计第22-34页
   ·微控制器第22-30页
     ·串行通信第23-25页
     ·I2C 总线第25-29页
     ·看门狗中断第29-30页
   ·下位机软件设计第30-34页
     ·下位机总体设计第30-33页
     ·遇到的问题第33-34页
第4章 中间控制器的设计第34-57页
   ·嵌入式微处理器第34-37页
     ·嵌入式系统硬件初始化第34-35页
     ·系统软件层第35页
     ·应用软件层第35-37页
   ·UP-NET 平台的介绍第37-41页
   ·U-boot 的启动编译和配置第41-47页
     ·S3C2410 和U-BOOT 的启动流程第42-43页
     ·U-BOOT 的编译与配置第43-47页
   ·U-boot 的移植第47-48页
   ·Linux 内核移植第48-50页
     ·Linux2.6.14 内核第48-49页
     ·内核编译第49页
     ·内核配置第49-50页
   ·应用层开发第50-57页
     ·开发环境第50页
     ·控制器功能函数软件设计第50-53页
     ·嵌入式串口通信设计第53-56页
     ·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第56-57页
第5章 物流分拣控制系统上位机的设计第57-65页
   ·系统设计分析第57-59页
     ·系统运行环境第57页
     ·电子标签功能模块第57-59页
   ·VC++6.0 串口通信第59-65页
     ·利用API 实现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的步骤第60-65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6页
   ·总结第65页
   ·展望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P神经网络模型在股票价格预测中的研究
下一篇:一种基于反馈机制的负载均衡改进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