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 ·项目的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 ·青岛市地下隧道涉及规范的局限性 | 第11-12页 |
| ·项目要解决的问题和意义 | 第12页 |
| ·岩体分类与围岩稳定性综述 | 第12-19页 |
| ·岩体分类 | 第12-14页 |
| ·围岩安全性的定量评价指标或方法 | 第14-19页 |
| ·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 ·岩石试块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 ·原位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 ·数值模拟方法 | 第21-23页 |
|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23-24页 |
| 第2章 极限分析有限元法原理 | 第24-30页 |
|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及ANSYS 简介 | 第24-26页 |
|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 ·非线性有线元程序ANSYS 简介 | 第25-26页 |
| ·极限分析法基本原理 | 第26-27页 |
| ·极限分析法的力学基础 | 第26页 |
| ·当前采用的经典极限分析法及其不足 | 第26-27页 |
| ·极限分析有限元法的优越性 | 第27页 |
| ·极限分析有限元法中土体整体失稳判据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地下隧道安全系数定义及屈服准则的选用 | 第30-39页 |
| ·安全系数定义 | 第30-31页 |
| ·传统极限平衡方法关于安全系数定义 | 第30-31页 |
|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关于安全系数定义 | 第31页 |
| ·M-C 屈服准则与D-P 系列准则 | 第31-37页 |
| ·引言 | 第31-33页 |
| ·Mohr-Coulomb 屈服准则 | 第33-34页 |
| ·广义Mises 强度准则 | 第34-35页 |
| ·Mohr-Coulomb 准则等效Mises 变换 | 第35-37页 |
| ·本文中所选用的屈服准则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均质岩质隧道围岩稳定分析 | 第39-54页 |
| ·工程概况分析 | 第39页 |
| ·计算模型、边界条件及参数选取 | 第39-40页 |
| ·有限元建模过程 | 第40-41页 |
|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过程 | 第41-44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4-53页 |
| ·青岛地铁试验段深埋和浅埋研究 | 第44-48页 |
| ·区间隧道稳定性分析 | 第48-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节理裂隙岩质隧道围岩稳定分析和岩体分类 | 第54-68页 |
| ·引言 | 第54-55页 |
| ·岩体结构面分类、自然特征及其力学性质 | 第55页 |
| ·节理裂隙岩质地下隧道破坏机理 | 第55-56页 |
| ·工程实例分析 | 第56-62页 |
| ·工程概况 | 第56页 |
| ·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约束条件 | 第56-57页 |
| ·有限元建模过程 | 第57-58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8-62页 |
| ·以安全系数反演岩体的强度参数 | 第62-63页 |
| ·对反演得到的岩体强度参数检测 | 第63-67页 |
| ·岩体周边收敛检测 | 第63-64页 |
| ·拱顶下沉检测 | 第64-65页 |
| ·地面沉降检测 | 第65-66页 |
| ·几点说明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