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路面:按结构性质分论文--半刚性路面论文

再生半刚性基层抗裂性能评价与改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14页
    1.4 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2章 半刚性基层旧料性能评价第15-20页
    2.1 粗集料性能评价第15-18页
        2.1.1 物理性能试验评价第15-17页
        2.1.2 力学性能试验评价第17-18页
    2.2 细集料性能评价第18-19页
    2.3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3章 再生半刚性基层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评价第20-32页
    3.1 再生半刚性基层配合比设计第20-24页
        3.1.1 半刚性基层旧料级配分析第20-21页
        3.1.2 结合料选择第21页
        3.1.3 级配设计第21-23页
        3.1.4 最佳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第23-24页
    3.2 再生半刚性基层性能评价第24-31页
        3.2.1 无侧限抗压强度第24-25页
        3.2.2 劈裂强度第25-26页
        3.2.3 抗压回弹模量第26-27页
        3.2.4 收缩系数第27-29页
        3.2.5 疲劳性能第29-31页
    3.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基于半刚性基层抗裂性及耐久性的级配优选第32-38页
    4.1 级配选择第32-33页
    4.2 半刚性基层级配抗裂性能评价第33-35页
    4.3 半刚性基层级配耐久性能评价第35-37页
    4.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5章 再生半刚性基层抗裂性能改善措施第38-55页
    5.1 改性剂第38-40页
        5.1.1 聚酯纤维第38-39页
        5.1.2 RAP第39-40页
    5.2 加入聚酯纤维、RAP再生半刚性基层级配设计第40页
    5.3 基于正交试验的聚酯纤维及RAP最佳掺量的确定第40-54页
        5.3.1 正交试验设计第41-42页
        5.3.2 正交试验分析第42-48页
        5.3.3 灰关联分析第48-53页
        5.3.4 最佳掺量的确定第53-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6章 改善后再生半刚性基层抗裂性及耐久性能评价第55-66页
    6.1 抗裂性能评价第55-60页
        6.1.1 抗压回弹模量第55-57页
        6.1.2 劈裂强度及弯拉强度第57-59页
        6.1.3 干缩性能第59-60页
    6.2 耐久性性能评价第60-65页
        6.2.1 抗冻性能第60-62页
        6.2.2 抗疲劳性能第62-63页
        6.2.3 抗冲刷性能第63-65页
    6.3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结论第66页
    创新点第66-67页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路黄土隧道衬砌裂缝现场调查与产生机理的数值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时空量化分析的停车泊位共享配置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