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黄土隧道衬砌裂缝现场调查与产生机理的数值方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衬砌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13-17页 |
2.1 概述 | 第13页 |
2.2 隧道衬砌开裂的主要危害 | 第13页 |
2.3 隧道衬砌裂缝的分类 | 第13-14页 |
2.4 隧道衬砌裂缝成因的初步分析 | 第14-16页 |
2.4.1 外力作用 | 第14-15页 |
2.4.2 衬砌材料的劣化 | 第15页 |
2.4.3 设计及施工缺陷 | 第15-1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3章 衬砌裂缝现场调查结果的统计及分析 | 第17-24页 |
3.1 概述 | 第17页 |
3.2 裂缝的检测目的 | 第17页 |
3.3 裂缝的现场调查统计及分析 | 第17-22页 |
3.3.1 工程背景 | 第17-18页 |
3.3.2 现场调查结果的统计 | 第18-20页 |
3.3.3 现场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20-2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4章 数值模拟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24-31页 |
4.1 概述 | 第24页 |
4.2 有限单元法理论 | 第24-26页 |
4.3 混凝土损伤与断裂 | 第26-29页 |
4.3.1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 第26-28页 |
4.3.2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28-29页 |
4.4 隧道衬砌结构计算模型 | 第29-3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5章 衬砌背后空洞对二次衬砌的影响分析 | 第31-42页 |
5.1 概述 | 第31页 |
5.2 衬砌背后空洞的影响分析 | 第31-41页 |
5.2.1 基本假定和简化 | 第31页 |
5.2.2 建立计算模型 | 第31-34页 |
5.2.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4-4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6章 地形偏压对二次衬砌的影响分析 | 第42-53页 |
6.1 概述 | 第42页 |
6.2 地形偏压的影响分析 | 第42-51页 |
6.2.1 建立计算模型 | 第42-43页 |
6.2.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3-5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7章 围岩含水量增大对二次衬砌的影响分析 | 第53-67页 |
7.1 概述 | 第53页 |
7.2 降雨均匀入渗对隧道衬砌的影响分析 | 第53-59页 |
7.2.1 建立计算模型 | 第53-54页 |
7.2.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4-59页 |
7.3 围岩裂隙浸水对隧道衬砌的影响分析 | 第59-65页 |
7.3.1 建立计算模型 | 第59-60页 |
7.3.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0-65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8.1 结论 | 第67-68页 |
8.2 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