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出版事业论文--出版工作理论论文--出版工作自动化论文

产业链视角下的移动阅读数字版权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移动阅读数字版权基本问题第11-19页
        1.2.1 移动阅读产业链的基本概念第12页
        1.2.2 版权的概念及版权的立法第12-14页
        1.2.3 各国数字版权制度的初步形成第14-15页
        1.2.4 移动阅读数字版权的主体,客体以及保护内容第15-17页
        1.2.5 移动阅读数字版权的特征表现第17-18页
        1.2.6 我国图书馆界参与信息网络传播保护立法进程的实践第18-19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9-21页
        1.3.1 国内外关于移动阅读产业链及商业模式的研究第19-20页
        1.3.2 国内外关于数字出版著作权保护的相关研究第20-21页
    1.4 论文内容安排第21-22页
    1.5 本文创新点第22-23页
第二章 基于商用数据库发展历程的移动阅读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探析第23-32页
    2.1 商用数据库和移动阅读的比较第23-25页
        2.1.1 数字资源一站式获取需求第23-24页
        2.1.2 稀缺资源需求第24页
        2.1.3 发散式阅读需求第24页
        2.1.4 付费方式第24-25页
        2.1.5 产业链保护方式第25页
    2.2 知识产权保护对电子数据库发展的影响第25-32页
        2.2.1 通过保障数据库制作者的投资,促进数据库产业的发展第25-28页
        2.2.2 通过对数据库平台的保护,使得数据库平台不断发展,对全球科研人员的研究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第28-30页
        2.2.3 有效保护作者权益,使期刊文献内容质和量都不断提高第30-32页
第三章 移动阅读行业的产业链构成第32-43页
    3.1 移动阅读的行业特征第32-34页
        3.1.1 行业特征第32页
        3.1.2 生命周期特征第32-34页
    3.2 版权方第34-35页
    3.3 内容整合商第35-36页
    3.4 平台运营商第36-40页
        3.4.1 电信运营商第36-37页
        3.4.2 电商电子书平台第37-38页
        3.4.3 传统出版社移动阅读平台第38页
        3.4.4 移动阅读客户端平台第38-39页
        3.4.5 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第39-40页
    3.5 终端设备制造商第40-41页
    3.6 广告平台第41页
    3.7 移动阅读产业链的现有商业模式第41-43页
        3.7.1 运营商+版权方分成模式第41-42页
        3.7.2 传统出版社提供内容+电商统一平台模式第42页
        3.7.3 版权方通过阅读软件自带的运营平台直接出售电子书模式第42页
        3.7.4 内容聚合平台+广告模式第42-43页
第四章 移动阅读产业的五力模型分析第43-52页
    4.1 供方议价能力第44-46页
    4.2 买方议价能力第46页
    4.3 潜在进入者威胁第46-48页
    4.4 替代品威胁第48-49页
    4.5 现有竞争情况第49-50页
    4.6 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移动阅读产业链中各环节在数字版权保护中面临的问题第52-64页
    5.1 移动阅读数字版权侵权特征分析第52-55页
        5.1.1 侵权主体的多元化第52-53页
        5.1.2 侵权客体的多样化第53页
        5.1.3 侵权目的的非营利性第53页
        5.1.4 侵权证据的隐匿性第53-54页
        5.1.5 司法管辖的不确定性第54页
        5.1.6 侵权对象的无形性第54页
        5.1.7 侵权、维权的不对等性第54-55页
    5.2 版权方面临的问题第55-58页
        5.2.1 电子书出版者主体不明确第55页
        5.2.2 数字出版授权相关问题突出第55-58页
    5.3 内容整合商面临的问题第58-59页
        5.3.1 标准不统一第58-59页
        5.3.2 正版图书特有价值不突出第59页
    5.4 运营平台面临的问题第59-60页
        5.4.1 平台建设成本高,难以保证版权保护系统的投入第59页
        5.4.2 盗版资源众多,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第59-60页
        5.4.3 盈利模式单一,正版图书难以收回成本第60页
    5.5 移动阅读新特征对现有版权制度形成的挑战第60-64页
        5.5.1 复制无形且随意,版权人损失难以统计第60-61页
        5.5.2 权利无法一次用尽,出版发行原则遭到挑战第61页
        5.5.3 电子书版权保护成本高,维权难度大第61-62页
        5.5.4 版权法的国际适用度较低第62-64页
第六章 移动阅读产业链中各环节数字版权保护的相关建议第64-73页
    6.1 政府层面第64-65页
        6.1.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第64-65页
        6.1.2 完善相关标准及准入制度第65页
    6.2 版权方第65-68页
        6.2.1 发展和完善集体管理制度,创新授权保护机制第65-68页
        6.2.2 探索跨媒体出版,挖掘正版作品的独有价值第68页
    6.3 内容整合商第68-70页
        6.3.1 通过个性化的内容定制及整合提高正版服务的价值第68-69页
        6.3.2 继续发展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第69-70页
    6.4 运营平台第70-73页
        6.4.1 通过联盟共建统一平台,保证版权保护的投资第70-71页
        6.4.2 探索适合移动阅读时代的运营平台管理模式第71页
        6.4.3 探索多种盈利模式,降低正版作品价格第71-72页
        6.4.4 通过行业协会促进行业的自律和监管第72-73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7.1 论文小结第73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键链多项目进度管理在手机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微电影广告对大学生群体的传播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