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1.1.2 供热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 第8-9页 |
1.2 冷凝燃气锅炉概述 | 第9-10页 |
1.2.1 燃煤锅炉与燃气锅炉的比较 | 第9-10页 |
1.2.2 冷凝原理及节能介绍 | 第10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2页 |
第二章 供热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12-22页 |
2.1 燃气锅炉供热系统简介 | 第12-16页 |
2.1.1 燃气锅炉系统的组成 | 第12-13页 |
2.1.2 供热系统水循环原理 | 第13-14页 |
2.1.3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第14-16页 |
2.2 外围设备简介 | 第16-22页 |
2.2.1 传感器选型 | 第16-18页 |
2.2.2 变频调速原理及选型 | 第18-22页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 | 第22-36页 |
3.1 PLC 的介绍 | 第22-23页 |
3.1.1 PLC 技术概述 | 第22页 |
3.1.2 PLC 的系统结构 | 第22-23页 |
3.2 PLC 的硬件配置 | 第23-26页 |
3.2.1 PLC 的选型 | 第23-24页 |
3.2.2 硬件模块配置 | 第24-25页 |
3.2.3 各子模块简介 | 第25-26页 |
3.3 控制系统软件的整体设计 | 第26-31页 |
3.3.1 STEP7 简介 | 第26-27页 |
3.3.2 硬件组态 | 第27-28页 |
3.3.3 程序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28-31页 |
3.4 子程序设计 | 第31-36页 |
3.4.1 输入处理子程序 | 第31-33页 |
3.4.2 运行处理子程序 | 第33-34页 |
3.4.3 输出处理子程序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模糊 PID 控制及 SIMULINK 仿真研究 | 第36-52页 |
4.1 模糊 PID 控制研究 | 第36-41页 |
4.1.1 模糊控制理论 | 第36-37页 |
4.1.2 传统 PID 控制系统概述 | 第37-38页 |
4.1.3 模糊自适应 PID 控制系统 | 第38-41页 |
4.2 PLC 模糊 PID 控制程序设计 | 第41-47页 |
4.2.1 模糊化处理 | 第41-43页 |
4.2.2 模糊控制程序 | 第43-47页 |
4.3 控制算法的 SIMULINK 仿真研究 | 第47-52页 |
4.3.1 模糊逻辑控制器的建立 | 第48-49页 |
4.3.2 控制系统的 SIMULINK 实现 | 第49-52页 |
第五章 基于组态王的监控软件设计 | 第52-62页 |
5.1 组态王软件介绍 | 第52-53页 |
5.2 监控软件设计 | 第53-62页 |
5.2.1 数据词典编辑 | 第54页 |
5.2.2 主界面设计 | 第54-57页 |
5.2.3 其他界面设计 | 第57-60页 |
5.2.4 系统的双机冗余功能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系统通讯与调试 | 第62-70页 |
6.1 系统通讯的实现 | 第62-67页 |
6.1.1 MPI 通讯 | 第63页 |
6.1.2 工业以太网技术 | 第63-65页 |
6.1.3 Modbus 协议 | 第65-67页 |
6.2 系统调试 | 第67-7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7.1 结论 | 第70页 |
7.2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