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分子遗传学论文

电子顺磁共振图谱发现Dre2蛋白的[2Fe-2S]和[4Fe-4S]配基及其生命必需功能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20页
    1.1 Fe/S簇第8-9页
        1.1.1 Fe/S簇的发现第8页
        1.1.2 Fe/S簇的重要作用第8-9页
    1.2 真核细胞线粒体中Fe/S簇的装配第9-13页
    1.3 细胞质中Fe/S簇的装配第13-14页
    1.4 Dre2的发现及其重要作用第14-16页
    1.5 EPR方法用于Fe/S簇的研究第16-18页
        1.5.1 电子顺磁共振的发现与应用第16页
        1.5.2 电子顺磁共振的原理第16页
        1.5.3 电子顺磁共振的组成第16-17页
        1.5.4 电子顺磁共振的检测分类第17页
        1.5.5 电子顺磁共振的g因子第17-18页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18-20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0-38页
    2.1 实验材料第20-29页
        2.1.1 菌株和质粒第20-21页
        2.1.2 引物第21-22页
        2.1.3 培养基及缓冲液第22-26页
        2.1.4 重要试剂和试剂盒第26-28页
        2.1.5 仪器设备第28-29页
    2.2 实验方法第29-38页
        2.2.1 大肠杆菌BL21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9-30页
        2.2.2 质粒的转化第30页
        2.2.3 质粒的定点突变第30-31页
        2.2.4 Dre2以及各种突变体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第31-32页
        2.2.5 EPR图谱实验第32-33页
        2.2.6 无氧条件下Fe/S簇的重新构建第33页
        2.2.7 酿酒酵母的转化第33-35页
        2.2.8 蛋白质印迹第35-38页
第3章 实验结果第38-52页
    3.1 不同来源Dre2氨基酸序列的对比第38-39页
    3.2 EPR用于Dre2中Fe/S簇的研究第39-45页
        3.2.1 Dre2-C116A突变体的EPR分析第39-40页
        3.2.2 Dre2保守CXnCX2CXC区域突变体的EPR分析第40-41页
        3.2.3 Dre2保守CX2C区域突变体的EPR分析第41-42页
        3.2.4 Fe/S簇中g因子的研究第42-44页
        3.2.5 人同源anamorsin(hDre2)的EPR分析第44-45页
    3.3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用于Dre2中Fe/S簇的研究第45-46页
    3.4 Dre2对于细胞生长的研究第46-50页
        3.4.1 Dre2对于细胞生长的作用第47-49页
        3.4.2 anamorsin(hDre2)对于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第49-50页
    3.5 Dre2蛋白表达水平与细胞生长相互关系的研究第50-52页
第4章 实验讨论第52-60页
    4.1 蛋白纯化过程的研究第52-55页
    4.2 Cys252对于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第55-57页
    4.3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用于Dre2-C325A中Fe/S簇的研究第57-60页
第5章 实验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5.1 实验结论第60-61页
    5.2 前景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寨卡病毒解旋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下一篇:汞转运蛋白的表达纯化、鉴定与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