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人体病毒学(致病病毒)论文

寨卡病毒解旋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0-24页
    1.1 寨卡病毒与寨卡热第10-15页
        1.1.1 寨卡病毒的一般生物学特性第10-11页
        1.1.2 寨卡病毒流行病学第11-13页
        1.1.3 寨卡病毒传播途径第13-14页
            1.1.3.1 机械性传播第13页
            1.1.3.2 性传播第13页
            1.1.3.3 母婴传播第13页
            1.1.3.4 血液传播第13-14页
        1.1.4 寨卡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第14页
        1.1.5 寨卡病毒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第14-15页
    1.2 寨卡病毒关健药物靶点在结构研究中的进展第15-18页
        1.2.1 全病毒的结构研究第15页
        1.2.2 E蛋白的结构研究第15-16页
        1.2.3 非结构蛋白NS1的结构研究第16-17页
        1.2.4 非结构蛋白NS2B-NS3pro蛋白酶的结构研究第17-18页
        1.2.5 非结构蛋白NS5的结构研究第18页
    1.3 黄病毒属解旋酶的研究进展第18-21页
        1.3.1 登革热病毒(DENV)解旋酶的研究进展第20页
        1.3.2 乙型脑炎病毒(JEV)解旋酶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1.3.3 西尼罗病毒(WNV)解旋酶的研究进展第21页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第21-24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4-38页
    2.1 实验材料第24-28页
        2.1.1 质粒载体第24页
        2.1.2 cDNA第24页
        2.1.3 引物第24-25页
        2.1.4 扩增及表达菌株第25页
        2.1.5 实验试剂第25-27页
        2.1.6 实验仪器第27-28页
    2.2 实验方法第28-38页
        2.2.1 基因克隆第28-31页
            2.2.1.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第28-29页
            2.2.1.2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体系第29页
            2.2.1.3 琼脂糖凝胶DNA回收第29-30页
            2.2.1.4 基因片段连接第30页
            2.2.1.5 感受态细胞的转化第30页
            2.2.1.6 质粒提取(以小提质粒为例)第30-31页
        2.2.2 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31-33页
            2.2.2.1 蛋白最佳表达条件的筛选第31-32页
            2.2.2.2 蛋白的大量表达与纯化第32-33页
        2.2.3 蛋白ATPase活性测定第33-34页
        2.2.4 同位素标记法测定蛋白的RNA解旋活性第34页
            2.2.4.1 双链RNA的制备和标记第34页
            2.2.4.2 测定RNA解旋活性第34页
        2.2.5 蛋白质结晶第34-36页
            2.2.5.1 结晶条件筛选第34-35页
            2.2.5.2 晶体优化第35-36页
        2.2.6 蛋白质晶体的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第36-38页
            2.2.6.1 衍射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36页
            2.2.6.2 晶体结构的解析第36-38页
第3章 寨卡病毒解旋酶的结构研究第38-50页
    3.1 寨卡病毒解旋酶的高分辨率三维空间结构解析第38-43页
        3.1.1 寨卡病毒解旋酶的载体构建第38页
        3.1.2 寨卡病毒解旋酶的表达和纯化第38-40页
        3.1.3 寨卡病毒解旋酶的晶体筛选及优化第40-41页
        3.1.4 寨卡病毒解旋酶的结构解析第41-43页
    3.2 寨卡病毒解旋酶总体结构第43-45页
    3.3 寨卡病毒解旋酶的NTP水解活性位点第45-48页
    3.4 寨卡病毒解旋酶的RNA结合位点第48-50页
第4章 寨卡病毒解旋酶识别底物的机制研究第50-64页
    4.1 寨卡病毒解旋酶识别ATP-Mn2+和RNA的复合物结构解析第50-56页
        4.1.1 寨卡病毒解旋酶及其截短体的载体构建第50页
        4.1.2 寨卡病毒解旋酶及其截短体的表达和纯化第50-51页
        4.1.3 寨卡病毒解旋酶识别底物的复合物晶体筛选及优化第51-53页
        4.1.4 寨卡病毒解旋酶识别底物的复合物结构解析第53-56页
    4.2 寨卡病毒解旋酶的ATP水解活性和RNA解旋活性第56-57页
        4.2.1 寨卡病毒解旋酶的ATP水解活性第56-57页
        4.2.2 寨卡病毒解旋酶的RNA解旋活性第57页
    4.3 寨卡病毒解旋酶识别ATP-Mn2+的复合物结构第57-59页
    4.4 寨卡病毒解旋酶识别RNA的复合物结构第59-64页
        4.4.1 整体结构第59-60页
        4.4.2 RNA结合诱导构象变化第60-61页
        4.4.3 RNA识别第61-64页
第5章 研究结论及意义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性别决定重要因子的表达纯化与初步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一篇:电子顺磁共振图谱发现Dre2蛋白的[2Fe-2S]和[4Fe-4S]配基及其生命必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