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5-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3-25页 |
1.1 番茄病毒病病原种类及危害简介 | 第13-21页 |
1.1.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分类及病原特征 | 第15-17页 |
1.1.2 番茄褪绿病毒的分类及病原特征 | 第17-18页 |
1.1.3 番茄花叶病毒的分类及病原特征 | 第18-21页 |
1.2 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 第21-22页 |
1.3 番茄病毒病的检测技术研究概况 | 第22-24页 |
1.3.1 生物学检测法 | 第22页 |
1.3.2 血清学检测法 | 第22-23页 |
1.3.3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 第23-24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40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5-28页 |
2.1.1 病毒样品的采集 | 第25页 |
2.1.2 菌株和载体 | 第25-26页 |
2.1.3 生化及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26页 |
2.1.4 实验所需仪器 | 第26页 |
2.1.5 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 | 第26-28页 |
2.2 感病植株病毒病中DNA、RNA病毒的检测与鉴定 | 第28-37页 |
2.2.1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8-29页 |
2.2.2 病毒基因组RNA的提取 | 第29-30页 |
2.2.3 引物的设计及合成 | 第30-32页 |
2.2.4 反转录cDNA的合成 | 第32页 |
2.2.5 PCR扩增 | 第32-33页 |
2.2.6 PCR产物的克隆和测序 | 第33-37页 |
2.2.7 序列分析 | 第37页 |
2.3 番茄双生病毒的检测与鉴定 | 第37-38页 |
2.3.1 样品DNA提取 | 第37页 |
2.3.2 引物合成 | 第37-38页 |
2.3.3 双生病毒的RCR扩增 | 第38页 |
2.3.4 PCR产物的克隆及测序 | 第38页 |
2.3.5 序列分析 | 第38页 |
2.4 番茄花叶病毒全基因组PCR的扩增 | 第38-40页 |
2.4.1 感病植株RNA的提取 | 第38页 |
2.4.2 引物的设计及合成 | 第38-39页 |
2.4.3 反转录cDNA的合成 | 第39页 |
2.4.4 ToMV全基因组PCR的扩增 | 第39页 |
2.4.5 PCR产物的克隆及测序 | 第39页 |
2.4.6 序列分析 | 第39-4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59页 |
3.1 北方三省区番茄感病样品DNA病毒病原的检测结果 | 第40-42页 |
3.1.1 北方三省区侵染番茄的DNA病毒种类检测情况 | 第40-41页 |
3.1.2 北方三省区番茄DNA病毒病检出率 | 第41页 |
3.1.3 北方三省区番茄TYLCV病毒病分布情况 | 第41-42页 |
3.2 北方三省区番茄感病样品RNA病毒病原的检测结果 | 第42-45页 |
3.2.1 北方三省区番茄RNA病毒病检出率 | 第42-43页 |
3.2.2 北方三省区番茄病毒病分布情况 | 第43-45页 |
3.3 北方三省区番茄病毒病复合侵染情况 | 第45-48页 |
3.4 番茄花叶病毒分离物的全基因组扩增及序列分析 | 第48-50页 |
3.4.1 北方三省部分地区番茄花叶病毒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扩增 | 第48-49页 |
3.4.2 ToMV全基因组结构分析 | 第49页 |
3.4.3 ToMV与Tobamovirus属病毒部分分离物的一致性比较 | 第49-50页 |
3.5 番茄GS100分离物与Tobamovirus属部分分离物进行一致性比较分析 | 第50-59页 |
3.6 ToMV全基因组序列突变分析 | 第59页 |
4 ToMV分离物的核苷酸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 第59-63页 |
4.1 ToMV分离物的CP和MP蛋白核苷酸系统进化分析 | 第59-62页 |
4.2 ToMV全基因组的核苷酸系统进化分析 | 第62-63页 |
5 ToMV分离物的氨基酸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 第63-69页 |
5.1 ToMV分离物的CP和MP蛋白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 | 第63-67页 |
5.2 ToMV分离物的全基因组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 | 第67-69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