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20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19页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内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内涵 | 第20-21页 |
一、水污染治理 | 第20页 |
二、水污染治理机制 | 第20页 |
三、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的构成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一、负外部性效应理论 | 第21页 |
二、“公用地悲剧”理论 | 第21-22页 |
三、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 | 第22-23页 |
四、机制设计理论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4-33页 |
第一节 湘江全流域整体管理机构没有建立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湘江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协作治理水污染机制缺失 | 第26-28页 |
第三节 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缺乏 | 第28-29页 |
第四节 湘江流域环保监管机制不健全 | 第29-31页 |
第五节 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主体单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缺乏成效的原因分析 | 第33-42页 |
第一节 顶层设计缺乏导致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成效不高 | 第33-34页 |
第二节 绿色GDP考核的缺失无法约束地方政府的施政行为 | 第34-36页 |
第三节 水污染的单向负外部性使污染成本容易转嫁给下游 | 第36-38页 |
第四节 湘江流域行政区划的阻隔难以形成水污染治理合力 | 第38-40页 |
第五节 缺乏多元治理主体协同使水污染治理效力不佳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完善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42-51页 |
第一节 完善组织机制以实现统一协调的流域治理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实施绿色GDP考核制度来强化政府责任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来提高水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 第44-46页 |
第四节 完善地方政府合作机制来增强地方政府的治污效力 | 第46-48页 |
第五节 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以形成社会共同治理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