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段生产指挥及安全管理系统设计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1.1 铁路客运服务理念的转变 | 第11-13页 |
1.1.2 铁路客运段安全生产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7页 |
1.2.1 客运段业务现状 | 第14-15页 |
1.2.2 现有系统建设情况分析 | 第15-17页 |
1.3 系统建设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2章 客运段生产指挥和安全管理业务基础 | 第21-35页 |
2.1 客运段机构设置 | 第21-22页 |
2.2 客运段生产组织理论 | 第22-31页 |
2.2.1 乘务班组 | 第22-23页 |
2.2.2 客运调度命令 | 第23-24页 |
2.2.3 乘务区段 | 第24-25页 |
2.2.4 乘务交路 | 第25-26页 |
2.2.5 乘务派班管理 | 第26-27页 |
2.2.6 乘务报告制度 | 第27页 |
2.2.7 客运段计划执行业务流程 | 第27-31页 |
2.3 客运段安全风险应急指挥管理 | 第31-35页 |
2.3.1 客运段突发事件 | 第31-32页 |
2.3.2 铁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业务流程 | 第32-35页 |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5-45页 |
3.1 系统总体需求 | 第35-36页 |
3.2 系统业务需求 | 第36-41页 |
3.2.1 监督指挥管理 | 第36-37页 |
3.2.2 人员管理 | 第37页 |
3.2.3 客运段乘务管理 | 第37-39页 |
3.2.4 旅服管理 | 第39页 |
3.2.5 安全管理 | 第39-40页 |
3.2.6 整备管理 | 第40页 |
3.2.7 路风监察科路风管理 | 第40页 |
3.2.8 职员教育培训管理 | 第40-41页 |
3.2.9 行政办公室生产资料管理 | 第41页 |
3.3 系统非功能需求 | 第41-44页 |
3.3.1 网络需求 | 第41-42页 |
3.3.2 安全需求 | 第42-43页 |
3.3.3 系统适应性及性能需求 | 第43-44页 |
3.4 系统数据分析 | 第44-45页 |
第4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45-58页 |
4.1 系统设计目标 | 第45-46页 |
4.2 系统设计原则 | 第46-47页 |
4.3 系统设计范围 | 第47-48页 |
4.4 系统总体设计 | 第48-52页 |
4.4.1 系统逻辑架构 | 第48-49页 |
4.4.2 系统技术架构 | 第49-50页 |
4.4.3 系统工作原理 | 第50-51页 |
4.4.4 系统用户级别的设定 | 第51-52页 |
4.5 系统网络设计 | 第52-58页 |
4.5.1 系统网络设计原则 | 第52页 |
4.5.2 网络结构设计 | 第52-53页 |
4.5.3 网络可靠性设计 | 第53页 |
4.5.4 网络安全性设计 | 第53-58页 |
第5章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第58-82页 |
5.1 系统整体功能结构设计 | 第58-59页 |
5.2 指挥中心子系统 | 第59-69页 |
5.2.1 调度命令及生产组织管理 | 第61-62页 |
5.2.2 列车长动态管理监控 | 第62-63页 |
5.2.3 智能乘务交路管理 | 第63-64页 |
5.2.4 视频监控引入 | 第64页 |
5.2.5 短信收发平台管理 | 第64页 |
5.2.6 电话语音呼叫中心管理 | 第64-65页 |
5.2.7 应急指挥管理 | 第65-67页 |
5.2.8 应急指挥视频会议 | 第67页 |
5.2.9 列车长移动终端 | 第67-69页 |
5.3 客运段安全生产管理子系统 | 第69-82页 |
5.3.1 人员管理 | 第71-74页 |
5.3.2 乘务管理 | 第74-77页 |
5.3.3 干部管理 | 第77页 |
5.3.4 安全风险管理 | 第77-78页 |
5.3.5 安全路风质量考核管理 | 第78-79页 |
5.3.6 旅客投诉管理 | 第79页 |
5.3.7 整备管理 | 第79-80页 |
5.3.8 触摸屏管理 | 第80-81页 |
5.3.9 综合统计查询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