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2 选题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综述第13-17页
        1.3.1 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2 对当前研究的评价第16-17页
    1.4 研究基本方法第17页
    1.5 创新及不足第17-18页
第2章 相关概念阐述及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第18-23页
    2.1 相关概念阐述第18-20页
        2.1.1 农民工第18页
        2.1.2 新生代农民工第18-19页
        2.1.3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第19-20页
    2.2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第20-23页
        2.2.1 思想意识先进性第20页
        2.2.2 身份地位边缘性第20-21页
        2.2.3 城市融入快捷性第21页
        2.2.4 职业选择多元性第21-23页
第3章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3-32页
    3.1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第23-26页
        3.1.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明确第23-24页
        3.1.2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狭隘第24-25页
        3.1.3 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方法单一第25-26页
    3.2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第26-32页
        3.2.1 对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到位第26-27页
        3.2.2 相关制度层面障碍第27-28页
        3.2.3 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第28-30页
        3.2.4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因素第30-32页
第4章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第32-45页
    4.1 明确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第32-34页
        4.1.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第32页
        4.1.2 发挥企业作用,培育企业文化第32-33页
        4.1.3 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第33-34页
    4.2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34-38页
        4.2.1 理想信念教育第35-36页
        4.2.2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第36-37页
        4.2.3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教育第37-38页
        4.2.4 心理健康教育第38页
    4.3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第38-40页
        4.3.1 多渠道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第39页
        4.3.2 运用榜样的力量鼓舞新生代农民工第39-40页
        4.3.3 采用心理咨询法解答新生代农民工的困惑第40页
    4.4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第40-43页
        4.4.1 优化政治环境第40-41页
        4.4.2 优化经济环境第41页
        4.4.3 优化文化环境第41-42页
        4.4.4 优化社会舆论环境第42-43页
    4.5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素质第43-45页
        4.5.1 提升职业技能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第43-44页
        4.5.2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第44-4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5-49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49-50页
后记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青少年犯罪行为人的思想改造
下一篇:唐山市大学毕业生公务员报考热根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