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电气化铁路论文--电气化铁道养护与检修论文--接触网的检修与养护论文

基于视觉的高速动车组接触网关键部件的故障检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1-14页
        1.3.1 主要研究工作第11-12页
        1.3.2 各章节具体安排第12-14页
第2章 检测系统原理与架构第14-32页
    2.1 弓网检测系统第14-18页
        2.1.1 弓网系统第15-16页
        2.1.2 弓网系统故障检测车简介第16-18页
    2.2 弓网系统中的定位器第18-21页
        2.2.1 定位器关键参数及运行状态第19页
        2.2.2 定位器的定位方式第19-21页
    2.3 定位器坡度参数标准及检测方法第21页
    2.4 坐标系转换及相机标定第21-24页
        2.4.1 坐标系转换关系第21-24页
        2.4.2 非线性优化法标定相机第24页
    2.5 检测系统的硬件及选型第24-27页
        2.5.1 工业相机第24-26页
        2.5.2 主动频闪补光光源第26-27页
    2.6 检测系统软件架构第27-31页
        2.6.1 6C系统架构第28-30页
        2.6.2 接触网支柱及编号识别系统第30页
        2.6.3 接触网定位器识别系统第30-31页
    2.7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基于Hough变换与LeNet-5的支柱编号识别第32-62页
    3.1 支柱及编号识别检测流程第32-33页
    3.2 基于Hough变换与卷积运算的支柱定位第33-47页
        3.2.1 Hough变换方法的坐标变换第33-35页
        3.2.2 基于卷积算子的图像预处理第35-40页
        3.2.3 接触网支柱定位第40-45页
        3.2.4 支柱定位结果分析第45-47页
    3.3 支柱编号定位与识别第47-52页
        3.3.1 号牌区域图像预处理第49-50页
        3.3.2 支柱号文本区域的确定第50-51页
        3.3.3 字符分割第51-52页
    3.4 基于LeNet-5的字符识别第52-61页
        3.4.1 基于LeNet-5的字符识别流程第52-53页
        3.4.2 Le Net-5 网络第53页
        3.4.3 号牌字符图像预处理第53-55页
        3.4.4 LeNet-5参数及训练学习过程第55-58页
        3.4.5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8-61页
    3.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4章 基于FasterR-CNN的接触网定位器检测第62-87页
    4.1 非接触式定位器坡度故障检测简述第62-64页
    4.2 基于FasterR-CNN模型的定位器检测识别第64-76页
        4.2.1 FasterR-CNN模型概述第64-65页
        4.2.2 RPN网络第65-70页
        4.2.3 RoI池化层第70-71页
        4.2.4 基于FasterR-CNN网络的定位器识别第71-72页
        4.2.5 基于Hough变换的定位架轮廓检测第72-73页
        4.2.6 基于Hough变换与Canny算子的定位器轮廓检测第73-76页
    4.3 FasterR-CNN模型关键步骤第76-79页
        4.3.1 卷积填充过程第76-77页
        4.3.2 多通道图像卷积过程第77页
        4.3.3 池化过程第77-78页
        4.3.4 分类过程第78-79页
    4.4 定位器识别实验结果分析第79-82页
        4.4.1 单定位器仿真结果分析第79-80页
        4.4.2 多定位器仿真结果分析第80-81页
        4.4.3 常见模型的定位器检测对比第81-82页
    4.5 定位器坡度计算第82-84页
        4.5.1 定位器坡度检测概述第82页
        4.5.2 基于Hough变换的定位器坡度计算第82-83页
        4.5.3 角度补偿第83-84页
    4.6 定位器识别数据分析第84-85页
    4.7 定位器故障分析第85-86页
    4.8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5章 结论第87-89页
    5.1 论文总结第87-88页
    5.2 论文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6页
致谢第96-97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发表文章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基于B/S结构的智能传菜系统
下一篇:基于APP的智能飞球靶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