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4 论文结构及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基于B/S结构的智能传菜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14-24页 |
2.1 系统运行模式与优势对比 | 第14-18页 |
2.1.1 系统运行模式 | 第14-17页 |
2.1.1.1 系统结构设计 | 第15页 |
2.1.1.2 就餐流程设计 | 第15-16页 |
2.1.1.3 系统数据流程设计 | 第16-17页 |
2.1.2 运行模式的优势对比 | 第17-18页 |
2.2 系统的用户操作功能设计 | 第18-20页 |
2.3 系统的开发环境 | 第20-21页 |
2.4 系统服务平台与基于STM32的传菜装置的通信协议设计 | 第21-23页 |
2.4.1 通信协议的设计 | 第21-23页 |
2.4.2 数据包的规格设计 | 第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基于STM32的传菜装置设计 | 第24-38页 |
3.1 基于STM32的传菜装置的硬件设计 | 第24-28页 |
3.2 基于STM32的传菜装置的软件设计 | 第28-35页 |
3.2.1 STM32芯片的多任务并行机制 | 第28-29页 |
3.2.2 基于STM32的传菜装置的运行机制设计 | 第29-33页 |
3.2.2.1 无网络的运行机制设计 | 第29-31页 |
3.2.2.2 网络可用下的运行模式设计 | 第31-33页 |
3.2.3 黑名单和锁卡名单机制设计 | 第33-35页 |
3.3 基于STM32的传菜装置的功能设计 | 第35-37页 |
3.3.1 自动传菜的设计 | 第36-37页 |
3.3.2 自助结算的设计 | 第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系统服务平台的设计 | 第38-56页 |
4.1 系统服务平台的设计模式介绍 | 第38-40页 |
4.1.1 MVC设计模式介绍 | 第38-39页 |
4.1.2 MVC+单一入口模式 | 第39-40页 |
4.2 系统服务平台的结构设计 | 第40-46页 |
4.2.1 登录模块的设计 | 第41页 |
4.2.2 下位机交互模块的设计 | 第41-45页 |
4.2.3 食堂管理模块的设计 | 第45-46页 |
4.2.4 消费者功能模块设计 | 第46页 |
4.2.5 工具模块设计 | 第46页 |
4.3 系统服务平台的功能设计 | 第46-52页 |
4.3.1 登录功能的设计 | 第47-48页 |
4.3.2 身份验证的设计 | 第48-49页 |
4.3.3 实时运营状态查询的设计 | 第49-50页 |
4.3.4 消费记录查询与统计的设计 | 第50-51页 |
4.3.5 下位机、厨师信息、用户信息和卡信息的管理 | 第51-52页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系统测试分析 | 第56-68页 |
5.1 测试目的 | 第56页 |
5.2 功能测试 | 第56-64页 |
5.2.1 用户登录测试 | 第56-57页 |
5.2.2 身份认证测试 | 第57-58页 |
5.2.3 食堂运营状态查询测试 | 第58-59页 |
5.2.4 消费历史查询测试 | 第59-60页 |
5.2.5 消费数据统计测试 | 第60-62页 |
5.2.6 自动传菜测试 | 第62-63页 |
5.2.7 自助结算功能测试 | 第63页 |
5.2.8 黑名单、锁卡名单管理测试 | 第63-64页 |
5.3 兼容性测试 | 第64-66页 |
5.3.1 操作系统兼容性测试 | 第64-65页 |
5.3.2 浏览器兼容性测试 | 第65-66页 |
5.4 安全性测试 | 第66-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