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视域下大学生社团建设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页
    1.4 创新尝试第14-15页
    1.5 不足之处及拟解决措施第15-16页
2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及大学生社团相关概述第16-22页
    2.1 意识形态及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概述第16-17页
        2.1.1 意识形态的内涵第16页
        2.1.2 主流意识形态第16-17页
        2.1.3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第17页
    2.2 大学生社团相关概述第17-20页
        2.2.1 大学生社团的概念及发展历程第17-18页
        2.2.2 大学生社团的特点和功能第18-19页
        2.2.3 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概述第19-20页
    2.3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视域下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内涵第20-22页
        2.3.1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第20页
        2.3.2 大学生社团是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载体第20-21页
        2.3.3 大学生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必要组织第21-22页
3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视域下大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分析第22-38页
    3.1 调查问卷对象及内容第22-24页
        3.1.1 调查问卷对象第22页
        3.1.2 调查问卷内容第22-24页
    3.2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视域下大学生社团建设取得的成效第24-28页
        3.2.1 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效果第24-25页
        3.2.2 丰富了高校的校园文化内涵第25-27页
        3.2.3 拓宽了培养合格人才的渠道第27-28页
    3.3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视域下大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不足第28-33页
        3.3.1 社团建设中意识形态内容稍有缺乏第28-30页
        3.3.2 高校对社团建设的扶持较少第30-32页
        3.3.3 社团活动的方向性略显不足第32-33页
        3.3.4 社团中党组织建设略有滞后第33页
    3.4 制约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视域下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因素第33-38页
        3.4.1 高校团委专管社团人员配置不够第33-34页
        3.4.2 指导教师配备不甚完善第34-35页
        3.4.3 社团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略显不足第35-36页
        3.4.4 社团骨干素质有待提高第36页
        3.4.5 国内不良思潮影响第36-37页
        3.4.6 西方不良社会思潮影响第37-38页
4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视域下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研究第38-44页
    4.1 高校牢牢掌握对社团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第38-40页
        4.1.1 强化党委团委对社团的意识形态引导第38-39页
        4.1.2 提高专业教师对社团的理论指导第39-40页
    4.2 高校加大对社团的资金投入和硬件建设第40-41页
        4.2.1 高校加大对社团的经费投入第40页
        4.2.2 高校加大对社团的硬件建设第40-41页
    4.3 高校大学生社团必须加强制度组织建设第41页
        4.3.1 增强社团制度建设第41页
        4.3.2 推进社团党组织建设第41页
    4.4 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社团的政治理论教育第41-44页
        4.4.1 强化成员理论学习第41-42页
        4.4.2 提高成员政治素质第42-44页
5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附录A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下一篇:山东协和学院专任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