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

东北薄层黑土区土壤侵蚀—沉积对土壤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7-24页
        1.2.1 土壤侵蚀对土壤质量因子的影响研究第17-20页
        1.2.2 土壤质量评价研究第20-22页
        1.2.3 土壤侵蚀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评价研究第22-23页
        1.2.4 基于~(137)Cs示踪技术的土壤侵蚀研究第23-24页
    1.3 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第24-26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6-43页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26-27页
        2.1.1 研究目标第26页
        2.1.2 研究内容第26-27页
    2.2 技术路线第27-29页
    2.3 材料与方法第29-38页
        2.3.1 研究区概况第29-31页
        2.3.2 研究样地布设第31-32页
        2.3.3 野外调查与土壤样品采集第32-34页
        2.3.4 野外模拟试验设计第34-36页
        2.3.5 土壤样品分析测定第36-38页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8-43页
        2.4.1 137 Cs活度和土壤侵蚀速率的计算第38页
        2.4.2 经典统计分析第38-39页
        2.4.3 地统计分析第39-40页
        2.4.4 土壤质量综合指数(SQI)的计算方法第40-41页
        2.4.5 模型的验证第41-43页
第三章 薄层黑土区土壤侵蚀—沉积特征研究第43-59页
    3.1 研究区137CS背景值的确定第43-44页
    3.2 流域尺度土壤侵蚀—沉积分布特征第44-48页
        3.2.1 流域土壤~(137)Cs含量分布特征第44-46页
        3.2.2 流域侵蚀速率空间分布特征第46-48页
    3.3 坡面尺度土壤侵蚀—沉积分布特征第48-58页
        3.3.1 坡面土壤~(137)Cs含量分布特征第49-51页
        3.3.2 坡面侵蚀速率空间分布特征第51-53页
        3.3.3 基于小波理论分析坡面侵蚀强度空间分布规律第53-58页
    3.4 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土壤侵蚀—沉积对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布的影响第59-70页
    4.1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第59-65页
        4.1.1 流域土壤理化性质基本特征第59页
        4.1.2 流域尺度土壤理化性质分布特征第59-61页
        4.1.3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第61-65页
    4.2 土壤侵蚀—沉积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65-68页
    4.3 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土壤微生物学性质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沉积的响应第70-96页
    5.1 土壤微生物数量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沉积的响应第70-81页
        5.1.1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第70-78页
        5.1.2 土壤微生物数量对流域侵蚀—沉积的响应第78-79页
        5.1.3 流域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分析第79-81页
    5.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沉积的响应第81-89页
        5.2.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第81-85页
        5.2.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对流域侵蚀—沉积的响应第85-87页
        5.2.3 流域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分析第87-89页
    5.3 土壤微生物呼吸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沉积的响应第89-94页
        5.3.1 土壤微生物呼吸的空间分布特征第89-92页
        5.3.2 土壤微生物呼吸对流域侵蚀—沉积的响应第92-93页
        5.3.3 流域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分析第93-94页
    5.4 小结第94-96页
第六章 流域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对土壤侵蚀—沉积的响应第96-107页
    6.1 流域土壤质量评价第96-102页
        6.1.1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第96-97页
        6.1.2 流域土壤质量评价第97-102页
    6.2 流域土壤质量分布特征第102-105页
        6.2.1 流域土壤质量分级特征第102-103页
        6.2.2 侵蚀区和沉积区土壤质量对比分析第103-104页
        6.2.3 流域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布第104-105页
    6.3 土壤质量对流域侵蚀—沉积的响应第105-106页
    6.4 小结第106-107页
第七章 黑土层厚度和侵蚀泥沙过度沉积对玉米产量影响的模拟试验研究第107-114页
    7.1 黑土层厚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第108-110页
    7.2 苗期侵蚀泥沙过度沉积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第110-111页
    7.3 模型构建与验证第111-113页
        7.3.1 玉米产量与黑土层厚度的关系模型构建与验证第111-112页
        7.3.2 玉米产量与苗期侵蚀泥沙沉积厚度的关系模型构建与验证第112-113页
    7.4 小结第113-114页
第八章 流域土壤侵蚀—沉积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第114-124页
    8.1 流域玉米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第114-117页
        8.1.1 流域玉米产量基本特征第114-115页
        8.1.2 侵蚀区和沉积区玉米产量对比分析第115-117页
        8.1.3 玉米产量空间分布特征第117页
    8.2 玉米产量与土壤质量的关系分析第117-119页
    8.3 玉米产量对土壤侵蚀—沉积的响应第119-120页
    8.4 土壤侵蚀—沉积对玉米产量影响的机理分析第120-122页
        8.4.1 玉米产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研究第120-121页
        8.4.2 玉米产量与土壤微生物学性质的关系研究第121-122页
    8.5 小结第122-124页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第124-128页
    9.1 主要结论第124-127页
        9.1.1 薄层黑土区流域和坡面尺度土壤侵蚀—沉积特征研究第124页
        9.1.2 土壤侵蚀—沉积对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布的影响第124-125页
        9.1.3 土壤微生物学性质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沉积的响应第125页
        9.1.4 流域土壤质量对土壤侵蚀—沉积的响应第125-126页
        9.1.5 黑土层厚度和侵蚀泥沙过度沉积对玉米产量影响的模拟试验研究第126页
        9.1.6 流域土壤侵蚀—沉积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第126-127页
    9.2 主要创新点第127页
    9.3 研究展望第127-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41页
致谢第141-143页
作者简介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麦田土壤氨挥发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下一篇:野生二粒小麦优异耐盐种质的鉴定及其相关基因的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