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概述 | 第9-10页 |
1.2 EHS管理体系认知的发展和基本构成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2.1 常用EHS管理体系概述及简介 | 第13-15页 |
2.1.1 EHS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 第13页 |
2.1.2 EHS管理体系的基本特点 | 第13-14页 |
2.1.3 EHS管理体系基本架构 | 第14-15页 |
2.2 EHS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分类审核 | 第15-16页 |
2.3 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方法 | 第16-18页 |
2.3.1 体系要素适合性审查 | 第16页 |
2.3.2 体系要素有效性审查 | 第16页 |
2.3.3 评价方法 | 第16-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3.1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3.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3.4 专家确定方法 | 第20-2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4章 EHS管理体系在企业中运行的问题分析 | 第23-29页 |
4.1 企业概况 | 第23页 |
4.2 企业接触的危险化学品 | 第23-24页 |
4.3 EHS体系及运行情况调查 | 第24-26页 |
4.3.1 EHS管理体系构成 | 第25页 |
4.3.2 ESH体系运行情况调查方法 | 第25页 |
4.3.3 EHS体系运行的效果 | 第25-26页 |
4.4 国内EHS体系运行的问题 | 第26-2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5章 化工企业EHS管理体系运的设计 | 第29-41页 |
5.1 EHS管理体系设计的动机 | 第29-30页 |
5.2 EHS管理体系设计的实务架构 | 第30-40页 |
5.2.1 职业健康管理 | 第31-33页 |
5.2.2 职业安全管理 | 第33-35页 |
5.2.3 工艺安全管理 | 第35-38页 |
5.2.4 安保管理 | 第38页 |
5.2.5 环境保护管理 | 第38-39页 |
5.2.6 运输与分销安全管理 | 第39页 |
5.2.7 应急响应管理 | 第39-40页 |
5.2.8 产品监管 | 第4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6章 EHS管理体系战略有效性评估 | 第41-60页 |
6.1 战略有效性评估的依据 | 第41页 |
6.2 EHS管理体系运行战略有效性评估体系的要素和指标 | 第41-53页 |
6.3 EHS管理体系战略有效性评估方式 | 第53-5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7章 EHS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估 | 第60-70页 |
7.1 层次结构分析法 | 第60-63页 |
7.1.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61页 |
7.1.2 构造成对比较阵 | 第61-62页 |
7.1.3 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 第62-63页 |
7.2 应用目标管理方法建立EHS管理运行有效性评估体系 | 第63-64页 |
7.2.1 EHS管理目标战略有效性评估体系构建思路 | 第63页 |
7.2.2 专家确定方法 | 第63-64页 |
7.3 使用yaahp软件进行层次结构分析 | 第64-68页 |
7.4 有效性评分设计标准 | 第68-69页 |
7.5 评估体系的构建和量表的编制及运用 | 第69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8章 进一步提升目标 | 第70-78页 |
8.1 在日常EHS管理体系中的进一步应用 | 第70页 |
8.2 排放标准进一步严格 | 第70-76页 |
8.2.1 美国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简介 | 第70-73页 |
8.2.2 欧盟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简介 | 第73-74页 |
8.2.3 A公司所属行业工艺类型排放标准的展望与对比 | 第74-76页 |
8.3 推行一体化“最佳可行企业EHS管理体系 | 第76-77页 |
8.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9章 结论与不足 | 第78-79页 |
9.1 结论 | 第78页 |
9.2 不足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