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路侧服务设施论文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充电设施发展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充电设施发展现状第12-13页
    1.3 国内外充电设施建设研究情况第13-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工作第16-17页
第2章 电动汽车及能源补给方式第17-28页
    2.1 电动汽车第17-18页
    2.2 电动汽车电池第18-24页
        2.2.1 电池的性能参数第18-20页
        2.2.2 电池充放电特性第20-24页
        2.2.3 电池成组技术第24页
    2.3 电动汽车能源补给方式第24-27页
        2.3.1 整车充电模式第24-26页
        2.3.2 电池更换模式第26页
        2.3.3 两种模式优缺点对比第26页
        2.3.4 非接触式充电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第28-41页
    3.1 充电设施的分类第28-31页
        3.1.1 交流充电桩第28-29页
        3.1.2 充电站第29-30页
        3.1.3 换电站第30-31页
        3.1.4 不同类型的充电设施对比第31页
    3.2 充电设施建设需求及建设特性第31-36页
        3.2.1 不同类型电动汽车能源需求方式第31-32页
        3.2.2 电动汽车能源补给特性第32-33页
        3.2.3 影响充电设施规划因素第33-34页
        3.2.4 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原则第34-35页
        3.2.5 充电设施建设的商业目的第35-36页
    3.3 典型公共充电站建设方案第36-40页
        3.3.1 布局基本原则第36-37页
        3.3.2 接入电网标准第37页
        3.3.3 建设标准第37页
        3.3.4 建设规模第37-39页
        3.3.5 网络监控系统实施方案第39-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第41-60页
    4.1 北京市电动汽车规模预测第41-42页
    4.2 电动公交车充电设施的规划建设第42-48页
        4.2.1 不同公交车充换电模式选择第42-44页
        4.2.2 公交充换电站配置原则第44-45页
        4.2.3 公交充换电站布局规划第45-48页
    4.3 随车配套交流充电桩的规划建设第48-49页
    4.4 公共型充电设施规划建设第49-57页
        4.4.1 电动车公共型充电设施需求分析第49-50页
        4.4.2 公共型充电设施布点原则与规模第50-51页
        4.4.3 公共型充电设施布点资源分析第51-56页
        4.4.4 北京市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布局规划第56-57页
    4.5 服务能力适应性分析第57-59页
        4.5.1 充电桩的服务能力第57-58页
        4.5.2 公共充电站需求分析第58页
        4.5.3 公共充电站服务能力分析第58-59页
        4.5.4 对配电网影响情况分析第59页
    4.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充电设施建设现状的经济效益分析第60-70页
    5.1 充电设施建设及运营成本第60-62页
        5.1.1 充电设施建设及运营成本构成第60-61页
        5.1.2 典型充电设施造价及运营成本第61-62页
    5.2 典型充电设施充电能力分析第62-63页
        5.2.1 典型电动汽车电池情况分析第62-63页
        5.2.2 典型充电设施日充电量第63页
    5.3 充电设施建设经济效益分析第63-69页
        5.3.1 现行充电电价政策第63-64页
        5.3.2 充电设施建设投资回收期第64-65页
        5.3.3 可行性充电价格测算第65-67页
        5.3.4 V2G模式下盈利模式及电价策略分析第67-69页
    5.4 充电设施建设社会效益分析第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6.1 结论第70页
    6.2 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作者简介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滇中城市群交通网络演化与旅游发展水平协调性研究
下一篇:西安地铁站房设计中地域文化要素的提取和表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