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可调控大视场成像关键技术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41页 |
1.1 研究背景和需求 | 第10-12页 |
1.1.1 环境污染事故遥感应急监测的需求 | 第10页 |
1.1.2 地质能源勘探的需求 | 第10-11页 |
1.1.3 精细农业的需求 | 第11页 |
1.1.4 军事上的需求 | 第11页 |
1.1.5 小结 | 第11-12页 |
1.2 成像光谱仪的分类 | 第12-21页 |
1.2.1 按成像方式分类 | 第12-15页 |
1.2.2 按照光谱信息获取方式分类 | 第15-2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37页 |
1.3.1 国内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1.3.2 国外发展现状 | 第25-37页 |
1.4 成像光谱仪的发展趋势 | 第37-38页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38-41页 |
2 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成像模块 | 第41-48页 |
2.1 AOTF 工作机理简述 | 第41-43页 |
2.2 月球矿物分析仪可见近红外模块 | 第43-48页 |
2.2.1 系统总体介绍 | 第43-44页 |
2.2.2 可见近红外成像光谱模块 | 第44-46页 |
2.2.3 二维指向机构模块 | 第46-48页 |
3 二维指向机构光学传递数理模型 | 第48-64页 |
3.1 二维指向机构几何参数标定 | 第49-55页 |
3.1.1 二维指向机构初标定 | 第50-52页 |
3.1.2 二维指向机构整机标定 | 第52-55页 |
3.2 视场角测算 | 第55-56页 |
3.3 光路仿真数理模型 | 第56-63页 |
3.3.1 二维指向镜一般成像原理 | 第56-58页 |
3.3.2 空间坐标系 | 第58-60页 |
3.3.3 由定位角度映射地面坐标 | 第60-62页 |
3.3.4 由地面坐标映射定位角度 | 第62-63页 |
3.4 小结 | 第63-64页 |
4 自动图像拼接算法 | 第64-84页 |
4.1 透射变换 | 第64-67页 |
4.2 图像特征提取 | 第67-74页 |
4.2.1 尺度空间极值点检测 | 第67-70页 |
4.2.2 极值点精确定位 | 第70-72页 |
4.2.3 极值点分配主方向 | 第72-74页 |
4.3 特征点匹配 | 第74-78页 |
4.3.1 匹配原则 | 第74-75页 |
4.3.2 kd决策树匹配 | 第75-78页 |
4.4 图像变换 | 第78页 |
4.4.1 RANSAC算法 | 第78页 |
4.5 图像融合 | 第78-80页 |
4.6 图像拼接算法改进 | 第80-83页 |
4.6.1 特征点识别改进 | 第81页 |
4.6.2 匹配改进 | 第81-82页 |
4.6.3 变换矩阵改进 | 第82-83页 |
4.6.4 融合改进 | 第83页 |
4.7 小结 | 第83-84页 |
5 试验验证及误差分析 | 第84-112页 |
5.1 光学传递数理模型误差测量及分析 | 第84-88页 |
5.2 外场试验设计与过程 | 第88-90页 |
5.2.1 试验描述 | 第88-89页 |
5.2.2 试验步骤 | 第89-90页 |
5.3 各步骤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90-96页 |
5.3.1 处理流程 | 第90-91页 |
5.3.2 特征点识别结果及对比 | 第91-93页 |
5.3.3 匹配结果及对比 | 第93-94页 |
5.3.4 图像融合结果及对比 | 第94-96页 |
5.4 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成像结果 | 第96-102页 |
5.5 地基月球观测试验 | 第102-112页 |
5.5.1 原理样机介绍 | 第102-105页 |
5.5.2 实验过程 | 第105-107页 |
5.5.3 数据处理 | 第107-112页 |
6 总结 | 第112-114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112-113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2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