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2页 |
1.1 数字全息成像方法的特点 | 第16-18页 |
1.2 数字全息成像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8-28页 |
1.2.1 提高数字全息相衬成像分辨率的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1.2.2 基于微球的超分辨率成像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1.2.3 生物细胞的数字全息显微相衬成像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2页 |
第2章 数字全息成像的基本原理 | 第32-52页 |
2.1 离轴数字全息图的记录和再现 | 第32-36页 |
2.1.1 离轴数字全息图的记录 | 第32-34页 |
2.1.2 离轴数字全息图的再现 | 第34-36页 |
2.2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记录和再现 | 第36-39页 |
2.2.1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记录 | 第36-38页 |
2.2.2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再现 | 第38-39页 |
2.3 数字全息成像分辨率分析 | 第39-44页 |
2.3.1 数字全息成像分辨率理论分析 | 第39-40页 |
2.3.2 数字全息成像系统记录条件对分辨率的影响 | 第40-44页 |
2.4 数字全息的再现算法 | 第44-47页 |
2.4.1 卷积再现算法 | 第45-46页 |
2.4.2 角谱再现算法 | 第46页 |
2.4.3 菲涅耳变换再现算法 | 第46-47页 |
2.5 相位解包裹算法 | 第47-49页 |
2.6 相位畸变校正算法 | 第49-50页 |
2.6.1 曲面拟合法 | 第49-50页 |
2.6.2 两步曝光法 | 第5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3章 基于动态光栅提高数字全息成像分辨率的方法 | 第52-66页 |
3.1 基于光栅提高数字全息成像分辨率理论分析 | 第53-57页 |
3.1.1 基于光栅提高数字全息成像分辨率的记录原理 | 第53-56页 |
3.1.2 基于光栅提高数字全息成像分辨率系统的点扩展函数分析 | 第56页 |
3.1.3 多重衍射级次再现像的分离条件 | 第56-57页 |
3.2 基于光栅提高数字全息成像分辨率仿真与分析 | 第57-60页 |
3.3 基于动态光栅提高数字全息成像分辨率的实验与分析 | 第60-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第4章 基于微球超分辨率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研究 | 第66-96页 |
4.1 微球超分辨率显微成像理论分析 | 第66-74页 |
4.1.1 微球增大显微成像系统的数值孔径 | 第66-68页 |
4.1.2 倏逝波的产生 | 第68-70页 |
4.1.3 微球将倏逝波转换成传输波的机理分析 | 第70-74页 |
4.2 微球聚焦特性的仿真分析 | 第74-77页 |
4.2.1 微球半径对微球聚焦特性的影响 | 第74-76页 |
4.2.2 微球折射率对微球聚焦特性的影响 | 第76-77页 |
4.3 基于微球的超分辨率成像的实验研究 | 第77-83页 |
4.3.1 对亚波长结构的一维光栅的成像 | 第77-82页 |
4.3.2 对亚波长结构的二维物体的成像 | 第82-83页 |
4.4 微球超分辨率数字全息显微相衬成像研究 | 第83-94页 |
4.4.1 微球超分辨率数字全息显微相衬成像理论分析 | 第84-85页 |
4.4.2 微球超分辨率数字全息显微相衬成像实验研究 | 第85-9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5章 活体细胞形貌检测及动态变化监测 | 第96-110页 |
5.1 细胞相衬成像原理 | 第97页 |
5.2 预放大离轴数字全息图 | 第97-100页 |
5.3 细胞相衬成像实验装置 | 第100-101页 |
5.4 成像系统分辨率的标定 | 第101-102页 |
5.5 MDA-MB-231 活体乳腺癌细胞的动态变化过程监测 | 第102-108页 |
5.5.1 MDA-MB-231 活体乳腺癌细胞迁移 | 第102-104页 |
5.5.2 细胞分裂 | 第104-106页 |
5.5.3 细胞与药物作用 | 第106-10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10-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4-126页 |
致谢 | 第126-128页 |
个人简历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