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3-23页 |
1.1 放牧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 第13-18页 |
1.1.1 放牧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14-16页 |
1.1.2 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优势种的影响 | 第16-17页 |
1.1.3 放牧对草地不均匀利用的影响 | 第17-18页 |
1.2 草地退化预警 | 第18-22页 |
1.2.1 草地退化预警指标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2.2 状态转换模型在草地管理的发展 | 第20-21页 |
1.2.3 利用状态转换研究草地退化预警 | 第21-22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3-31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3-25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25-26页 |
2.3 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2.4 功能群划分 | 第27页 |
2.5 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27-31页 |
2.5.1 地上总生物量数据分析 | 第27-28页 |
2.5.2 功能群数据分析 | 第28页 |
2.5.3 植物种数据分析 | 第28页 |
2.5.4 退化预警指标数据分析 | 第28-31页 |
3 结果分析 | 第31-63页 |
3.1 不同放牧强度对地上植被总生物量的影响 | 第31-33页 |
3.2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功能群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第33-45页 |
3.2.1 放牧强度对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不同功能群的影响 | 第33-41页 |
3.2.3 放牧强度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功能群的影响 | 第41-45页 |
3.3 不同放牧强度对优势种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第45-63页 |
3.3.1 针茅属植物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 | 第46-50页 |
3.3.2 羊草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 | 第50-54页 |
3.3.3 隐子草属植物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 | 第54-58页 |
3.3.4 冷蒿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 | 第58-63页 |
4 草地退化早期预警指标 | 第63-77页 |
4.1 草地退化预警模型建立 | 第63-69页 |
4.1.1 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退化预警模型 | 第63-65页 |
4.1.2 大针茅典型草原退化预警模型 | 第65-67页 |
4.1.3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退化预警模型 | 第67-69页 |
4.2 模型的检验与预测 | 第69-72页 |
4.3 草地退化早期预警指标 | 第72-77页 |
5 讨论 | 第77-98页 |
5.1 不同牧强度下植物群落变化趋势 | 第77-92页 |
5.1.1 三个草原类型中放牧对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 第77页 |
5.1.2 三个草原类型中放牧对植物功能群的影响 | 第77-84页 |
5.1.3 三个草原类型中放牧对优势种的影响 | 第84-92页 |
5.2 放牧退化的早期预警指标 | 第92-98页 |
5.2.1 草地早期预警指标 | 第92-95页 |
5.2.2 草地退化早期预警的利用 | 第95-96页 |
5.2.3 早期预警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第96-98页 |
6 结论 | 第98页 |
7 创新点 | 第98-99页 |
8 展望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8页 |
作者简介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