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饲料论文

玉米品种及刈后放置时间对秸秆饲用价值的影响机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缩略语表第13-14页
1 引言第14-29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加工利用研究第15-20页
        1.2.1 农作物秸秆饲料的特点第15-16页
        1.2.2 秸秆资源利用的现状第16-17页
        1.2.3 农作物秸秆饲料处理方法及效果研究第17-20页
    1.3 秸秆发酵原理及进程第20-22页
        1.3.1 发酵原理第20-21页
        1.3.2 发酵进程第21-22页
    1.4 影响发酵的因素第22-23页
    1.5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其作用第23-25页
        1.5.1 乳酸菌第23-24页
        1.5.2 酵母菌第24页
        1.5.3 梭菌第24页
        1.5.4 醋酸菌第24-25页
        1.5.5 腐败细菌第25页
        1.5.6 霉菌第25页
    1.6 秸秆质量评定第25-26页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6页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6-29页
        1.8.1 研究内容第26-28页
        1.8.2 技术路线第28-2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9-35页
    2.1 试验地点及概况第29页
    2.2 试验材料第29页
    2.3 试验设计第29页
    2.4 发酵调制第29-30页
    2.5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第30-33页
        2.5.1 营养品质测定第30页
        2.5.2 微生物数量统计第30页
        2.5.3 发酵品质指标第30-31页
        2.5.4 体外发酵指标测定第31-33页
    2.6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第33-35页
3 结果分析第35-86页
    3.1 玉米秸秆发酵前营养品质差异第35-42页
        3.1.1 DM含量差异第35-36页
        3.1.2 OM含量差异第36-37页
        3.1.3 CP含量差异第37-38页
        3.1.4 NDF含量差异第38-39页
        3.1.5 ADF含量差异第39-40页
        3.1.6 EE含量差异第40-41页
        3.1.7 WSC含量差异第41-42页
    3.2 玉米秸秆发酵前微生物数量差异第42-46页
        3.2.1 乳酸菌数量差异第42-43页
        3.2.2 酵母菌数量差异第43-44页
        3.2.3 霉菌数量差异第44-45页
        3.2.4 一般好氧细菌数量差异第45-46页
    3.3 玉米秸秆发酵前体外发酵特性差异第46-50页
        3.3.1 瘤胃液pH值差异第46-47页
        3.3.2 TVFA浓度差异第47-48页
        3.3.3 IVDOM差异第48-49页
        3.3.4 GP差异第49-50页
    3.4 玉米秸秆发酵后营养品质差异第50-58页
        3.4.1 DM含量差异第50-51页
        3.4.2 OM含量差异第51-52页
        3.4.3 CP含量差异第52-53页
        3.4.4 NDF含量差异第53-54页
        3.4.5 ADF含量差异第54-55页
        3.4.6 EE含量差异第55-56页
        3.4.7 WSC含量差异第56-58页
    3.5 玉米秸秆发酵后微生物数量差异第58-61页
        3.5.1 乳酸菌数量差异第58-59页
        3.5.2 酵母菌数量差异第59-60页
        3.5.3 一般好氧细菌数量差异第60-61页
    3.6 玉米秸秆发酵后发酵品质的影响第61-67页
        3.6.1 pH差异第61-62页
        3.6.2 乳酸含量差异第62-63页
        3.6.3 乙酸含量差异第63-64页
        3.6.4 丙酸含量差异第64-65页
        3.6.5 丁酸含量差异第65-66页
        3.6.6 氨态氮含量差异第66-67页
    3.7 玉米秸秆发酵后体外发酵特性差异第67-71页
        3.7.1 瘤胃液pH差异第67-68页
        3.7.2 TVFA浓度差异第68-69页
        3.7.3 IVDOM差异第69-70页
        3.7.4 GP差异第70-71页
    3.8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各指标差异分析第71-82页
        3.8.1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营养品质差异第71-77页
        3.8.2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微生物数量差异第77-79页
        3.8.3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体外发酵特性差异第79-82页
    3.9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各指标对应分析第82-86页
        3.9.1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营养品质对应变化第82-83页
        3.9.2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微生物数量对应变化第83-84页
        3.9.3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发酵特性对应变化第84-86页
4 讨论第86-95页
    4.1 玉米秸秆原料及发酵饲料营养品质的差异第86-88页
    4.2 玉米秸秆发酵饲料发酵品质的差异第88-90页
    4.3 玉米秸秆原料及发酵饲料微生物种类及数量的差异第90-92页
    4.4 玉米秸秆原料及发酵饲料体外发酵特性的差异第92-95页
5 结论第95-96页
致谢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7页
作者简介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切根与施肥对羊草草甸草原割草场植被与土壤的影响
下一篇:内蒙古三类草原放牧退化的早期预警指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