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大豆CBL基因的克隆及干扰载体的构建与遗传转化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缩略词表第12-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4页
    1 大豆含硫氨基酸的研究进展第14-21页
        1.1 硫元素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第14-16页
        1.2 硫代谢中的关键基因第16-18页
        1.3 大豆含硫氨基酸研究简况第18-19页
        1.4 大豆含硫氨基酸的诱变育种研究第19页
        1.5 大豆含硫氨基酸及在转基因方面的研究第19-20页
        1.6 CBL基因的研究简况第20-21页
    2 RNAi的研究进展第21-24页
        2.1 RNAi技术的发展第22页
        2.2 RNAi的作用机制第22-23页
        2.3 RNAi技术的特征第23页
        2.4 RNAi技术的应用第23-24页
    3 大豆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第24-32页
        3.1 植物遗传转化第24-27页
            3.1.1 农杆菌介导法第25-26页
            3.1.2 病毒介导法第26页
            3.1.3 基因枪法第26-27页
            3.1.4 其他方法第27页
        3.2 标记基因第27-29页
            3.2.1 选择基因第28页
            3.2.2 报告基因第28-29页
        3.3 大豆遗传转化系统第29-30页
            3.3.1 大豆体细胞胚发生再生系统第29页
            3.3.2 大豆原生质体再生途径第29页
            3.3.3 大豆器官发生途径第29-30页
        3.4 大豆遗传转化应用基因的种类第30-31页
            3.4.1 抗病虫基因第30页
            3.4.2 抗逆性基因第30页
            3.4.3 标记基因第30-31页
            3.4.4 优良品质基因第31页
        3.5 可能的障碍及研究前景第31-32页
    4 展望第32-34页
第二章 野生大豆GsCBL基因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4-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4-39页
        1.1 材料第34-35页
            1.1.1 植物材料第34页
            1.1.2 主要仪器第34页
            1.1.3 试剂第34页
            1.1.4 供试菌株和载体第34-35页
        1.2 方法与步骤第35-39页
            1.2.1 大豆总RNA的提取第35页
            1.2.2 cDNA第一链合成第35-36页
            1.2.3 GsCBL基因的克隆第36页
            1.2.4 连接、转化及转化子的蓝白斑筛选第36-37页
            1.2.5 质粒DNA的提取第37-38页
            1.2.6 GsCBL基因序列分析第38页
            1.2.7 荧光定量的组织表达分析第38-3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9-44页
        2.1 GsCBL全长cDNA的克隆第39-40页
        2.2 GsCBL基因序列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0-44页
            2.2.1 GsCBL基因序列的分析第40-41页
            2.2.2 Motif预测第41页
            2.2.3 蛋白信号肽预测第41-43页
            2.2.4 跨膜区域分析第43-44页
        2.3 GsCBL基因的表达分析第44页
    3 讨论第44-46页
第三章 大豆CBL基因过表达及干扰载体的构建第46-5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51页
        1.1 材料第46页
            1.1.1 植物材料第46页
            1.1.2 主要仪器第46页
            1.1.3 试剂第46页
            1.1.4 供试菌株和载体第46页
        1.2 方法第46-51页
            1.2.1 大豆基因组RNA的提取第46-47页
            1.2.2 cDNA第一链合成第47页
            1.2.3 RNAi目标区段选择及引物设计第47页
            1.2.4 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RNAi载体第47-49页
            1.2.5 Gateway体系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第49页
            1.2.6 表达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第49-51页
    2 结果分析第51-55页
        2.1 GmCBL干扰片段的克隆第51页
        2.2 干扰片段的BP反应及阳性克隆检测第51-52页
        2.3 干扰片段的LR反应及阳性克隆检测第52-53页
        2.4 植物干扰表达载体转化根癌农杆菌的检测第53页
        2.5 Gateway系统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第53-55页
    3 讨论第55-56页
第四章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第56-6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6-59页
        1.1 材料第56页
            1.1.1 植物材料第56页
            1.1.2 质粒与菌株第56页
            1.1.3 试剂第56页
        1.2 方法第56-58页
        1.3 外植体制备中影响因素的实验第58-59页
            1.3.1 灭菌时间对大豆杀菌的效果第58页
            1.3.2 灭菌时间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第58页
            1.3.3 共培养时间对从生芽生长状况的影响第58页
            1.3.4 大豆对筛选标记潮霉素的敏感性研究第58-5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9-63页
        2.1 外植体制备中影响因素分析第59-61页
            2.1.1 灭菌时间对大豆杀菌的效果第59-60页
            2.1.2 灭菌时间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第60页
            2.1.3 共培养时间的影响第60-61页
            2.1.4 潮霉素敏感性研究第61页
        2.2 GmCBL干扰载体的大豆遗传转化第61-63页
    3 讨论第63-64页
全文结论第64-66页
附录第66-76页
参考文献第76-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专利第84-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蓝眼菊种质创新初步研究
下一篇:水稻(Oryza sativa)中重金属胁迫相关的miR604a及miR396c转基因植株的构建及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