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第15-16页
        1.3.1 主要研究方法第15页
        1.3.2 主要结构安排第15-16页
    1.4 本文的创新点第16-17页
第2章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基本问题研究第17-23页
    2.1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概述第17-18页
        2.1.1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的涵义第17页
        2.1.2 建立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的必要性第17-18页
    2.2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8-20页
        2.2.1 财务会计理论第18-19页
        2.2.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第19-20页
    2.3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的国际准则第20-23页
        2.3.1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资本协议第20-21页
        2.3.2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1-23页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的现状及评价第23-38页
    3.1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的变迁第23-25页
        3.1.1 财务会计制度阶段(1988—2000年)第23-24页
        3.1.2 财务会计制度与监管制度协同阶段(2001—2003年)第24页
        3.1.3 财务会计制度与动态监管制度并行阶段(2003年至今)第24-25页
    3.2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的现状分析第25-34页
        3.2.1 我国当前动态拨备制度的基本内容第26-27页
        3.2.2 我国当前动态拨备制度的现状及分析第27-34页
    3.3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的评价第34-38页
        3.3.1 对我国当前动态拨备制度内容的评价第35-36页
        3.3.2 对我国当前动态拨备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价第36-38页
第4章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的国际实践及启示第38-44页
    4.1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的国际实践第38-41页
        4.1.1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的发展趋势第38-39页
        4.1.2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动态拨备制度探索第39-41页
    4.2 我国当前动态拨备制度与其他国家动态拨备制度的对比第41-43页
    4.3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国际实践对我国的启示第43-44页
第5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的对策与建议第44-47页
    5.1 建立经济周期指标体系,为贷款损失拨备的动态调整提供依据第44页
    5.2 加快制定动态拨备计提指引,引导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第44-45页
    5.3 完善当前动态拨备制度监管指标体系,争取监管效益最大化第45页
    5.4 严格区分监管规则与会计准则,坚持监管规则为主的动态拨备制度第45-46页
    5.5 适时建立“相机抉择”与“基于规则”有机统一的动态拨备制度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飞扣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营销绩效价体系研究
下一篇:促进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