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新型电子给/受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在聚合物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70页
    1.1 有机太阳电池概述第16-25页
        1.1.1 有机太阳电池发展简史第16-19页
        1.1.2 有机太阳电池工作机理第19-21页
        1.1.3 有机太阳电池性能参数第21-23页
            1.1.3.1 开路电压(V_(oc))第22页
            1.1.3.2 短路电流(I_(sc))第22页
            1.1.3.3 填充因子(FF)第22页
            1.1.3.4 外量子效率(EQE)第22-23页
            1.1.3.5 光电转换效率(PCE)第23页
        1.1.4 有机太阳电池的结构第23-25页
            1.1.4.1 单层肖特基电池第23-24页
            1.1.4.2 双层p-n异质结电池第24页
            1.1.4.3 本体异质结电池第24-25页
            1.1.4.4 叠层太阳电池第25页
    1.2 聚合物太阳电池主体材料第25-67页
        1.2.1 电子给体材料第26-56页
            1.2.1.1 纯D型给体材料第27-31页
            1.2.1.2 D-A型给体材料第31-56页
                1.2.1.2.1 连苯型D-A聚合物第34-39页
                1.2.1.2.2 连噻吩型D-A聚合物第39-50页
                1.2.1.2.3 多并环型D-A聚合物第50-53页
                1.2.1.2.4 其它D-A聚合物第53-56页
        1.2.2 电子受体材料第56-64页
            1.2.2.1 富勒烯类电子受体材料第56-59页
            1.2.2.2 芳香酰亚胺类电子受体材料第59-61页
            1.2.2.3 毗咯并吡咯烷酮类电子受体材料第61-63页
            1.2.2.4 其它电子受体材料第63-64页
        1.2.3 理想有机太阳电池材料的特性第64-67页
    1.3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第67-70页
第二章 基于2,7-咔唑与芳香酰亚胺的n型共轭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伏性能第70-85页
    2.1 引言第70-71页
    2.2 实验部分第71-76页
        2.2.1 原料第71页
        2.2.2 仪器第71-72页
        2.2.3 器件制备及表征第72页
        2.2.4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第72-7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76-83页
        2.3.1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76-77页
        2.3.2 聚合物的光学性质第77-78页
        2.3.3 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第78-80页
        2.3.4 聚合物的光伏性能第80-83页
    2.4 结论第83-85页
第三章 酯基修饰聚噻吩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光伏性能第85-98页
    3.1 引言第85-86页
    3.2 实验部分第86-89页
        3.2.1 原料第86页
        3.2.2 仪器第86-87页
        3.2.3 器件制备与表征第87页
        3.2.4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第87-8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89-97页
        3.3.1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89-91页
        3.3.2 酯基对聚合物光学带隙的影响第91-93页
        3.3.3 酯基对聚合物HOMO能级的影响第93-94页
        3.3.4 聚合物的光伏性能第94-97页
    3.4 结论第97-98页
第四章 酯基修饰聚噻吩并[3,4-b]噻吩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光伏性能第98-109页
    4.1 引言第98-99页
    4.2 实验部分第99-102页
        4.2.1 原料第99页
        4.2.2 仪器第99页
        4.2.3 器件制备与表征第99页
        4.2.4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第99-10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02-108页
        4.3.1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102-104页
        4.3.2 酯基噻吩的含量对聚合物光学带隙的影响第104-105页
        4.3.3 酯基噻吩的含量对聚合物HOMO能级的影响第105-106页
        4.3.4. 聚合物的光伏性能第106-108页
    4.4 结论第108-109页
第五章 酯基修饰含DPP基团的窄带隙共轭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伏性能第109-121页
    5.1 引言第109-110页
    5.2 实验部分第110-113页
        5.2.1 原料第110页
        5.2.2 仪器第110-111页
        5.2.3 器件制备及表征第111页
        5.2.4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第111-11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13-120页
        5.3.1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113-115页
        5.3.2 聚合物的光学性质第115-116页
        5.3.3 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第116-117页
        5.3.4 聚合物的光伏性能第117-120页
    5.4 结论第120-121页
第六章 基于双噻吩吡咯和噻吩酰亚胺的窄带隙共轭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伏性能第121-133页
    6.1 引言第121-123页
    6.2 实验部分第123-126页
        6.2.1 原料第123页
        6.2.2 仪器第123页
        6.2.3 器件制备与表征第123页
        6.2.4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第123-126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26-132页
        6.3.1 PDTPTPD的合成与表征第126-127页
        6.3.2 PDTPTPD的光学性质第127-128页
        6.3.3 PDTPTPD的电化学性质第128页
        6.3.4 PDTPTPD的光伏性能第128-132页
    6.4 结论第132-133页
第七章 -(D-A_1-D-A_2)_n-型窄带隙、低HOMO能级的共轭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伏性能第133-145页
    7.1 引言第133-134页
    7.2 实验部分第134-137页
        7.2.1 原料第134-135页
        7.2.2 仪器第135页
        7.2.3 器件制备与表征第135页
        7.2.4 聚合物的合成第135-137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137-144页
        7.3.1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137-138页
        7.3.2 弱吸电单元对聚合物光学带隙的影响第138-139页
        7.3.3 弱吸电单元对聚合物HOMO能级的影响第139-141页
        7.3.4 聚合物的光伏性能第141-144页
    7.4 结论第144-145页
全文总结第145-149页
    Ⅰ 本文主要内容第145-147页
    Ⅱ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第147页
    Ⅲ 展望第147-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7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78-180页
作者简历第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设监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研究
下一篇:亚硫酸氢根诱导胞嘧啶及其衍生物水解去氨基机理的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