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2 国内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研究状况 | 第9-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基本理论界定 | 第13-19页 |
2.1 灵活就业 | 第13-17页 |
2.1.1 灵活就业界定 | 第13页 |
2.1.2 灵活就业的特点 | 第13-14页 |
2.1.3 灵活就业的主要类型 | 第14-15页 |
2.1.4 灵活就业的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2.2 灵活就业人员 | 第17-19页 |
2.2.1 灵活就业人员分类 | 第17页 |
2.2.2 灵活就业人员构成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基本内容 | 第19-23页 |
3.1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政策演进 | 第19-21页 |
3.1.1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政策演进 | 第19-20页 |
3.1.2 陕西省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政策演进 | 第20-21页 |
3.2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政策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3.2.1 缴费机制 | 第21页 |
3.2.2 待遇计发办法 | 第21-22页 |
3.3 建立和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第四章 陕西省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现状 | 第23-33页 |
4.1 陕西省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现状 | 第23-28页 |
4.1.1 参保在职人员情况 | 第23-26页 |
4.1.2 参保离退休人员情况 | 第26-27页 |
4.1.3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 | 第27页 |
4.1.4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体制 | 第27-28页 |
4.2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8-33页 |
4.2.1 从灵活就业人员自身分析 | 第28页 |
4.2.2 从参保企业方面分析 | 第28-29页 |
4.2.3 从政策层面分析 | 第29-31页 |
4.2.4 从管理层面分析 | 第31-33页 |
第五章 中外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有益经验与启示 | 第33-41页 |
5.1 国外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6页 |
5.1.1 国外典型国家养老保险制度 | 第33-35页 |
5.1.2 国外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启示 | 第35-36页 |
5.2 国内部分省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及启示 | 第36-41页 |
5.2.1 国内部分省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 | 第36-39页 |
5.2.2 国内部分省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对现行制度的启示 | 第39-41页 |
第六章 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措施 | 第41-49页 |
6.1 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 | 第41-42页 |
6.2 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42-43页 |
6.3 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方案 | 第43-46页 |
6.3.1 建立可自由选择的缴费基数 | 第43-44页 |
6.3.2 建立可自由选择的缴费比例 | 第44页 |
6.3.3 设置缴费年限的激励政策 | 第44-45页 |
6.3.4 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取消最低养老金设置 | 第45页 |
6.3.5 采用灵活的缴费方式 | 第45页 |
6.3.6 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自由转移接续 | 第45-46页 |
6.4 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配套措施 | 第46-49页 |
6.4.1 加强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力度 | 第46页 |
6.4.2 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能力 | 第46-47页 |
6.4.3 加快养老保险信息化网络建设 | 第47页 |
6.4.4 优化服务,提高养老保险管理水平 | 第47页 |
6.4.5 降低参保门槛,打破户籍限制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