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标的物风险负担制度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论 | 第11-13页 |
第1章 风险与风险负担 | 第13-19页 |
1.1 风险 | 第13-17页 |
1.1.1 风险的界定 | 第13-14页 |
1.1.2 引发风险的事由 | 第14-17页 |
1.2 风险负担 | 第17-19页 |
1.2.1 风险负担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1.2.2 风险负担与相关制度的关系 | 第17-19页 |
第2章 风险负担时间界限理论及评价 | 第19-26页 |
2.1 风险从合同成立时起移转于买方 | 第19-20页 |
2.1.1 基本观点 | 第19-20页 |
2.1.2 评价 | 第20页 |
2.2 风险随所有权移转 | 第20-22页 |
2.2.1 基本观点 | 第20-21页 |
2.2.2 评价 | 第21-22页 |
2.3 风险随交付移转 | 第22-25页 |
2.3.1 基本观点 | 第22-23页 |
2.3.2 评价 | 第23-25页 |
2.4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我国合同法关于风险负担的规定 | 第26-32页 |
3.1 以交付主义为一般原则 | 第26-29页 |
3.1.1 交付的内涵 | 第26-27页 |
3.1.2 交付形式与风险负担 | 第27-28页 |
3.1.3 交付主义的具体适用 | 第28-29页 |
3.2 违约时的风险负担 | 第29-32页 |
3.2.1 买受人违约时的风险负担 | 第30-31页 |
3.2.2 标的物质量不合格的风险负担 | 第31-32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现行立法的建议 | 第32-36页 |
4.1 特种买卖合同的风险负担 | 第32-34页 |
4.1.1 试用买卖合同的风险负担 | 第32-33页 |
4.1.2 分期付款买卖合同的风险负担 | 第33页 |
4.1.3 远程买卖合同的风险负担 | 第33-34页 |
4.2 违约时风险负担的完善 | 第34-36页 |
4.2.1 标的物数量不符合约定的风险负担 | 第34-35页 |
4.2.2 迟延给付时的风险负担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