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2.1 择偶标准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2.1.1 择偶的理论 | 第12-13页 |
2.1.2 择偶标准的概念 | 第13-14页 |
2.1.3 择偶标准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2.2 宽容性的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2.2.1 宽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2.2.2 宽容性与择偶的关系研究 | 第19-20页 |
2.3 支配性的研究综述 | 第20-24页 |
2.3.1 支配性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2.3.2 支配性与择偶的关系研究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问题的提出、假设与意义 | 第24-26页 |
3.1 问题的提出 | 第24页 |
3.2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25-26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 第26-49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4.2 研究设计 | 第26-28页 |
4.2.1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4.2.2 研究工具 | 第26-27页 |
4.2.3 研究程序 | 第27页 |
4.2.4 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4.3 研究结果 | 第28-49页 |
4.3.1 大学生择偶标准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28-34页 |
4.3.2 大学生择偶标准、支配性与宽容性的现状描述 | 第34-39页 |
4.3.3 恋爱状态变化对择偶标准再定位的影响 | 第39-43页 |
4.3.4 大学生的支配性、宽容性与择偶标准前后变化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 第43-49页 |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 第49-56页 |
5.1 大学生择偶标准的讨论 | 第49-54页 |
5.1.1 大学生的择偶标准 | 第49页 |
5.1.2 大学生择偶标准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 第49-50页 |
5.1.3 大学生择偶标准的再定位 | 第50-53页 |
5.1.4 恋爱组与分手组大学生择偶标准再定位的差异比较 | 第53-54页 |
5.2 大学生支配性与宽容性的讨论 | 第54-55页 |
5.2.1 大学生支配性与宽容性的现状描述 | 第54-55页 |
5.2.2 大学生支配性与宽容性的相关关系 | 第55页 |
5.3 大学生的支配性与宽容性对择偶标准匹配差异的影响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6-5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