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志愿服务中的志愿失灵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3 国内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2章 志愿失灵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 | 第21-3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2.1.1 志愿失灵 | 第21页 |
2.1.2 志愿者 | 第21页 |
2.1.3 志愿组织 | 第21-22页 |
2.1.4 志愿服务 | 第22-23页 |
2.2 萨拉蒙志愿失灵理论 | 第23-25页 |
2.2.1 慈善不足 | 第24页 |
2.2.2 慈善的特殊性 | 第24页 |
2.2.3 慈善的家长式作风 | 第24-25页 |
2.2.4 慈善的业余性 | 第25页 |
2.3 经验借鉴 | 第25-29页 |
2.3.1 美国治理“志愿失灵”的经验借鉴 | 第26-27页 |
2.3.2 香港治理“志愿失灵”的经验借鉴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哈尔滨市志愿服务现状及存在的失灵问题 | 第30-42页 |
3.1 哈尔滨市志愿服务现状 | 第30-32页 |
3.1.1 哈尔滨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第30-31页 |
3.1.2 哈尔滨市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 第31-32页 |
3.2 哈尔滨市志愿服务中存在的志愿失灵问题 | 第32-41页 |
3.2.1 出现行政化倾向 | 第33-35页 |
3.2.2 沾染官僚化作风 | 第35-37页 |
3.2.3 运行资金保障不足 | 第37-38页 |
3.2.4 部分志愿者具有功利性心理 | 第38-39页 |
3.2.5 志愿者结构不合理 | 第39-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哈尔滨市志愿失灵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42-54页 |
4.1 政府管理机制制约 | 第42-45页 |
4.1.1 登记注册管理过于严苛 | 第42-43页 |
4.1.2 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 | 第43-45页 |
4.2 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 第45-47页 |
4.2.1 欠缺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 | 第45-46页 |
4.2.2 欠缺科学的效果评估机制 | 第46页 |
4.2.3 欠缺民主的活动决策机制 | 第46-47页 |
4.3 运行资金保障失衡 | 第47-50页 |
4.3.1 政府财力投入不足 | 第48页 |
4.3.2 政府资金使用失衡 | 第48-50页 |
4.3.3 社会资助力量薄弱 | 第50页 |
4.4 志愿服务精神缺失 | 第50-52页 |
4.4.1 传统文化消极影响 | 第51页 |
4.4.2 社会认可程度不高 | 第51-52页 |
4.4.3 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 | 第52页 |
4.5 队伍建设基础薄弱 | 第52-53页 |
4.5.1 社会参与性不足 | 第52页 |
4.5.2 培训力度不足 | 第52-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治理哈尔滨市志愿失灵的对策研究 | 第54-66页 |
5.1 改进政府管理机制 | 第54-56页 |
5.1.1 培育形成简政放权的良好氛围 | 第54-55页 |
5.1.2 切实改进登记注册的管理制度 | 第55页 |
5.1.3 不断完善监督管理的制度体系 | 第55-56页 |
5.2 加强内部制度建设 | 第56-59页 |
5.2.1 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 | 第56-57页 |
5.2.2 建立完善的效果评估机制 | 第57-58页 |
5.2.3 建立完善的民主决策机制 | 第58-59页 |
5.3 拓展资金筹集渠道 | 第59-61页 |
5.3.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 第59-60页 |
5.3.2 加大社会捐助力度 | 第60页 |
5.3.3 强化与基金会合作力度 | 第60-61页 |
5.4 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 第61-63页 |
5.4.1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 第61页 |
5.4.2 提高志愿组织的公信力 | 第61-62页 |
5.4.3 加大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力度 | 第62页 |
5.4.4 健全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法律保障 | 第62-63页 |
5.5 切实强化队伍建设 | 第63-65页 |
5.5.1 建立专业队伍 | 第63页 |
5.5.2 加强综合培训 | 第63-64页 |
5.5.3 建立激励保障机制 | 第64-6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80页 |
后记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