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文38块沙三段地震储层预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2.1 复杂断块构造及转换带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2.2 储层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9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9-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第2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 第11-23页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第11-12页 |
2.2 基本地质特征 | 第12-20页 |
2.2.1 地层特征 | 第12页 |
2.2.2 构造特征 | 第12-16页 |
2.2.3 沉积与储层特征 | 第16-20页 |
2.3 油田开发历程 | 第20-22页 |
2.4 基础资料情况 | 第22-23页 |
第3章 井震结合断裂体系格架的建立研究 | 第23-39页 |
3.1 地震、测井、地质层位解释 | 第23-27页 |
3.1.1 井震结合层位标定 | 第23-24页 |
3.1.2 地震层序界面精细解释 | 第24-27页 |
3.2 断裂体系精细解释 | 第27-35页 |
3.2.1 井震结合的断层解释 | 第27-30页 |
3.2.2 断裂体系特征及分布规律 | 第30-35页 |
3.3 同沉积断层识别与分布规律 | 第35-39页 |
3.3.1 同沉积断层发育模式 | 第35-36页 |
3.3.2 同沉积断层判别方法 | 第36-37页 |
3.3.3 同沉积断层分布规律 | 第37-39页 |
第4章 复杂断块地震储层反演 | 第39-53页 |
4.1 地震反演方法与思路 | 第39-40页 |
4.2 资料品质分析与处理 | 第40-45页 |
4.2.1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 第40-41页 |
4.2.2 测井资料品质处理 | 第41-45页 |
4.3 子波提取与合成记录制作 | 第45-47页 |
4.3.1 子波提取 | 第45-46页 |
4.3.2 合成记录 | 第46-47页 |
4.4 岩石物理分析 | 第47-49页 |
4.5 测井约束下的稀疏脉冲反演 | 第49-53页 |
4.5.1 建立低频模型 | 第49页 |
4.5.2 敏感参数确定 | 第49-50页 |
4.5.3 反演效果验证 | 第50-53页 |
第5章 研究区储层分布预测 | 第53-58页 |
5.1 储层反演砂体预测 | 第53页 |
5.2 构造控制沉积作用 | 第53-54页 |
5.3 构造约束下的砂体预测分析 | 第54-56页 |
5.4 储层分布规律研究 | 第56-58页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