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中学生自我状态问卷的修订与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综述第10-16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关于自我状态第10-16页
        1.2.1 自我状态的概念第10-11页
        1.2.2 自我状态的结构模型第11-12页
        1.2.3 自我状态的功能模型第12-14页
        1.2.4 自我状态的测量第14-16页
第2章 中学生自我状态功能的初步研究第16-18页
    2.1 研究中学生自我状态功能的意义第16-18页
        2.1.1 本研究拟讨论的问题第16页
        2.1.2 本研究的目的第16页
        2.1.3 本研究总体假设第16-18页
第3章 研究方法第18-20页
    3.1 被试第18页
    3.2 工具第18页
    3.3 程序第18-20页
        3.3.1 问卷编制第18-19页
        3.3.2 问卷预测第19页
        3.3.3 正式施测第19-20页
第4章 结果与分析第20-29页
    4.1“中学生自我状态功能问卷”的结果与分析第20-25页
        4.1.1 项目分析第20-21页
        4.1.2 第一批样本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第21-24页
        4.1.3 第二批样本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第24页
        4.1.4 信度分析第24-25页
    4.2 中学生自我状态功能的一般特点第25-29页
        4.2.1 中学生自我状态的总体状况第25-26页
        4.2.2 中学生自我状态的性别差异第26-27页
        4.2.3 中学生自我状态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检验第27-29页
第5章 讨论第29-35页
    5.1 关于“中学生自我状态功能问卷”第29-30页
        5.1.1 关于问卷的编制第29页
        5.1.2 关于问卷的验证第29-30页
    5.2 关于中学生自我状态的一般特点第30-31页
        5.2.1 总体特点第30页
        5.2.2 具体特点第30-31页
        5.2.3 性别差异第31页
        5.2.4 年级差异第31页
    5.3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31-32页
        5.3.1 创新点第31-32页
        5.3.2 不足之处第32页
    5.4 本研究的教育建议第32-35页
        5.4.1 关于“中学生自我状态功能问卷”的使用第32页
        5.4.2 关于中学生自我状态功能一般特点的使用第32-33页
        5.4.3 改变中学生功能不良自我状态的方法第33-35页
第6章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附录第37-39页
致谢第39-4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与完善
下一篇:SD设计院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