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技术路线图与创新点 | 第14-17页 |
1.4.1 技术路线图 | 第14-16页 |
1.4.2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37页 |
2.1 机会主义行为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2.1.1 机会主义行为概念 | 第17-18页 |
2.1.2 机会主义行为分类 | 第18-20页 |
2.1.3 机会主义行为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2.2 交互能力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2.2.1 交互能力概念 | 第22页 |
2.2.2 交互能力维度划分 | 第22-24页 |
2.2.3 交互能力相关研究 | 第24-25页 |
2.3 信任研究现状 | 第25-31页 |
2.3.1 信任概念 | 第25-28页 |
2.3.2 信任分类 | 第28页 |
2.3.3 信任相关研究 | 第28-31页 |
2.4 合作绩效研究现状 | 第31-34页 |
2.4.1 合作绩效概念 | 第31-32页 |
2.4.2 合作绩效衡量指标划分 | 第32-33页 |
2.4.3 合作绩效相关研究 | 第33-34页 |
2.5 相关理论 | 第34-37页 |
2.5.1 资源基础理论 | 第34页 |
2.5.2 交易成本理论 | 第34-35页 |
2.5.3 社会交换理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构建 | 第37-41页 |
3.1 各变量相互关系 | 第37-40页 |
3.1.1 机会主义行为与交互能力 | 第37页 |
3.1.2 机会主义行为与信任 | 第37页 |
3.1.3 机会主义行为与合作绩效 | 第37-38页 |
3.1.4 信任与交互能力 | 第38页 |
3.1.5 信任与合作绩效 | 第38-39页 |
3.1.6 交互能力与合作绩效 | 第39页 |
3.1.7 交互能力的中介作用 | 第39页 |
3.1.8 信任的中介作用 | 第39-40页 |
3.2 理论模型构建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41-45页 |
4.1 变量测量 | 第41-43页 |
4.1.1 机会主义行为 | 第41页 |
4.1.2 交互能力 | 第41-42页 |
4.1.3 信任 | 第42页 |
4.1.4 合作绩效 | 第42-43页 |
4.2 样本选择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数据分析 | 第45-55页 |
5.1 信效度检验 | 第45-48页 |
5.1.1 信度分析 | 第45-46页 |
5.1.2 效度分析 | 第46-48页 |
5.2 相关性分析 | 第48-49页 |
5.3 假设检验 | 第49-55页 |
5.3.1 机会主义行为与交互能力的回归分析 | 第49页 |
5.3.2 机会主义行为与信任的回归分析 | 第49-50页 |
5.3.3 机会主义行为与合作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50页 |
5.3.4 信任与交互能力的回归分析 | 第50-51页 |
5.3.5 信任与合作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51页 |
5.3.6 交互能力对合作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51-52页 |
5.3.7 交互能力的中介作用回归分析 | 第52页 |
5.3.8 信任的中介作用回归分析 | 第52-55页 |
第六章 结论分析与机制构建 | 第55-60页 |
6.1 结论分析 | 第55-57页 |
6.1.1 机会主义行为、交互能力、信任与合作绩效直接作用关系分析 | 第55-56页 |
6.1.2 交互能力中介作用分析 | 第56页 |
6.1.3 信任中介作用分析 | 第56-57页 |
6.2 机制构建 | 第57-60页 |
6.2.1 构建合作伙伴选择评估机制 | 第57-58页 |
6.2.2 构建合理契约监督机制 | 第58页 |
6.2.3 构建信任机制 | 第58-60页 |
第七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0-62页 |
7.1 研究不足 | 第60页 |
7.2 未来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