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论文

制造业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第11-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页
    1.4 可能创新点第14-15页
第2章 文献回顾及评述第15-21页
    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5-17页
        2.1.1 终极控制股东性质与企业绩效第15-16页
        2.1.2 终极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第16-17页
        2.1.3 两权分离度与企业绩效第17页
    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7-20页
        2.2.1 终极控制股东性质与企业绩效第17-18页
        2.2.2 终极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第18-19页
        2.2.3 两权分离度与企业绩效第19-20页
    2.3 文献评述第20-21页
第3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1-26页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1-24页
        3.1.1 终极控股股东第21页
        3.1.2 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及两权分离第21-23页
        3.1.3 企业绩效第23-24页
    3.2 理论基础第24-26页
        3.2.1 产权理论第24页
        3.2.2 委托代理理论第24-25页
        3.2.3 控制权收益理论第25-26页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第26-33页
    4.1 研究假设第26-29页
        4.1.1 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第26-27页
        4.1.2 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第27-28页
        4.1.3 两权分离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第28页
        4.1.4 不同类型的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分离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第28-29页
    4.2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第29页
    4.3 变量的设定和实证模型的设定第29-33页
        4.3.1 变量设计及说明第29-32页
        4.3.2 模型设定第32-33页
第5章 实证结果分析第33-49页
    5.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第33-39页
        5.1.1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第33-34页
        5.1.2 分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第34-36页
        5.1.3 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两权分离度分布情况第36-39页
    5.2 相关性分析第39-41页
        5.2.1 Pearson相关性分析第39-40页
        5.2.2 偏相关分析第40-41页
    5.3 回归统计分析第41-45页
        5.3.1 控制权与企业绩效回归分析第41-43页
        5.3.2 现金流权与企业绩效回归分析第43-44页
        5.3.3 两权分离度与企业绩效回归分析第44页
        5.3.4 不同类型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偏离度对企业绩效影响回归分析第44-45页
    5.4 稳定性检验第45-49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49-53页
    6.1 研究结论第49-50页
    6.2 基于结论的政策建议第50-52页
        6.2.1 降低两权分离度第50页
        6.2.2 发挥外部对终极控股股东的约束作用第50-51页
        6.2.3 加强对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行为的监管第51页
        6.2.4 建立有效的上市公司监管制度和方法第51页
        6.2.5 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第51-52页
    6.3 本文局限性以及对未来展望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机会主义行为对供应链企业间合作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政府行为理论的汤阴县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