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煤炭上市公司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1.2 选题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9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6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6-19页
        1.2.3 研究述评第19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9-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第21-22页
第2章 循环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第22-28页
    2.1 循环经济的定义及内涵第22-23页
        2.1.1 循环经济的定义第22页
        2.1.2 循环经济的内涵第22-23页
    2.2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第23-26页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第23页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3-24页
        2.2.3 循环经济理论第24-25页
        2.2.4 环境经济学第25-26页
    2.3 煤炭上市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第26-28页
        2.3.1 资源因素第26页
        2.3.2 技术因素第26页
        2.3.3 经济因素第26-27页
        2.3.4 社会因素第27-28页
第3章 煤炭上市公司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第28-43页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28-29页
        3.1.1 实用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第28页
        3.1.2 简明性与完备性相统一第28页
        3.1.3 独立性和主成分性相统一第28-29页
        3.1.4 引导性与针对性相统一第29页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第29-30页
    3.3 指标的筛选与指标体系框架第30-35页
        3.3.1 指标的筛选第30-32页
        3.3.2 指标体系框架第32-35页
    3.4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5-40页
        3.4.1 权重的确定方法第35-37页
        3.4.2 指标权重的生成第37-40页
    3.5 指标评价分值的确定方法第40-41页
    3.6 煤炭上市公司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第41-43页
第四章 煤炭上市公司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第43-55页
    4.1 研究样本第43页
    4.2 数据来源与数据整理第43-47页
        4.2.1 数据来源第43-44页
        4.2.2 数据整理第44-47页
    4.3 煤炭上市公司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测算与分析第47-55页
        4.3.1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测算第47-49页
        4.3.2 测算结果分析第49-55页
第五章 推动煤炭上市公司及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第55-61页
    5.1 企业层面第55-57页
        5.1.1 发展洁净煤,推动煤炭绿色生产第55-56页
        5.1.2 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废弃资源的排放第56页
        5.1.3 强化绿色技术研发,加快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第56-57页
    5.2 产业层面第57-58页
        5.2.1 建设绿色矿山,建立循环型煤矿企业第57页
        5.2.2 加快推进非煤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第57-58页
        5.2.3 延伸煤炭产业链,走集约化发展之路第58页
    5.3 政府层面第58-61页
        5.3.1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第58-59页
        5.3.2 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工作第59页
        5.3.3 建立循环经济核算体系第59-61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6.1 研究结论第61-62页
    6.2 研究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H公司供应链采购管理体系优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扶贫资源配置困境研究--以H县转移劳动力培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