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1978-2008:论述王朔30年创作主体意识与叙事特征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0 前言第9-16页
   ·"1978—2008"——王朔创作的阶段性分析第9-11页
   ·关于创作的主体意识及其意识转向动机第11-13页
   ·目前国内外研究王朔的概况和本文拟解决的问题第13-16页
     ·当前国内外对王朔作品的研究第13-16页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第16页
1 主体意识的确立与转向第16-28页
   ·"言情"与"主体意识"的复归第16-19页
   ·"调侃"与"大众文学"的发生第19-22页
   ·"深沉"与"真挚情感"的重拾第22-24页
     ·"出世"与人到中年第24-28页
2 叙事风格的发生与转移第28-45页
   ·实验文学——言情系创作中男女主人公塑造的反差意义第28-32页
   ·确立风格——调侃系作品叙事语言分析第32-36页
   ·视觉化文字——光影渲染技巧与场景设计第36-42页
     ·光影渲染技巧第36-37页
     ·场景设计第37-42页
   ·禅宗式呓语——《千岁寒》之禅诗体叙事第42-45页
3 王朔小说的现实意义与缺陷第45-49页
   ·王朔小说对于新时期文学的反思意义第45-46页
   ·王朔小说对新时期文学走向的影响第46-47页
   ·王朔小说的缺陷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个人简历第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出版的学术论文、著作目录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茅盾文学奖“主旋律”意识研究
下一篇:产业化时期中韩农民小说反映的社会意识比较研究--以贾平凹《高兴》和黄皙英《客地》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