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概述 | 第11-14页 |
·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甲骨文兆纹研究概况 | 第11页 |
·金文纹饰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关于本文所用甲骨文金文材料的几点说明和思考 | 第12-13页 |
·选题宗旨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2 甲骨文金文文象关系比较研究 | 第14-47页 |
·汉民族史前图像符号与文字的关系 | 第14-17页 |
·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仓颉说 | 第14-15页 |
·考古上的史前符号简述 | 第15-16页 |
·竹木简出现的意义 | 第16-17页 |
·小结 | 第17页 |
·从殷商巫神的衰落到周朝礼制的兴盛看文象关系的转型 | 第17-19页 |
·甲骨文兆纹文字关系分析 | 第19-35页 |
·上古巫史不分的社会渊源 | 第19-21页 |
·甲骨文的"巫"性质 | 第21-24页 |
·甲骨文兆纹与文字的关系 | 第24-35页 |
·甲骨占卜的起源与初步发展过程中的无文字阶段 | 第24-28页 |
·商周甲骨兆纹文字共同存在的阶段 | 第28-31页 |
·商周以后甲骨发展的兆纹、文字分离阶段 | 第31-34页 |
·甲骨文发展三阶段的思考 | 第34-35页 |
·金文的铭文纹饰关系分析 | 第35-47页 |
·钟鼎彝器的神圣性 | 第36-39页 |
·金文文字的人文性 | 第39-47页 |
·从记载内容看金文"史"的性质 | 第40-43页 |
·从与甲骨文的比较看金文的书面语特征 | 第43-47页 |
·钟鼎纹饰与铭文关系的思考 | 第47页 |
3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