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1 关于在职消费的概念界定 | 第12页 |
1.2.2 在职消费的成因 | 第12-13页 |
1.2.3 政策导向、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 | 第13-14页 |
1.2.4 简要评述 | 第14页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创新 | 第16-17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17-18页 |
2 相关理论与制度背景 | 第18-25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1.1 两权分离理论 | 第18页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19页 |
2.1.3 代理成本理论 | 第19-20页 |
2.1.4 激励理论 | 第20-21页 |
2.2 政策导向、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内在机理 | 第21-25页 |
2.2.1 薪酬管制的制度背景 | 第21-23页 |
2.2.2 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 | 第23页 |
2.2.3 政策导向与在职消费 | 第23-24页 |
2.2.4 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 | 第24-25页 |
3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第25-28页 |
3.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25-26页 |
3.1.1 政策导向与在职消费 | 第25页 |
3.1.2 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 | 第25-26页 |
3.2 研究设计 | 第26-28页 |
3.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26页 |
3.2.2 变量设计 | 第26-27页 |
3.2.3 模型构建 | 第27-28页 |
4 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28-33页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8-30页 |
4.2 相关性分析 | 第30-31页 |
4.3 回归检验 | 第31-32页 |
4.4 稳健性检验 | 第32-33页 |
5 中国铁建案例分析 | 第33-37页 |
5.1 中国铁建简介 | 第33页 |
5.1.1 公司概况 | 第33页 |
5.1.2 经营领域 | 第33页 |
5.2 中国铁建天价招待费事件 | 第33-35页 |
5.2.1 事件描述 | 第33-34页 |
5.2.2 企业回应 | 第34页 |
5.2.3 检查通报与企业整改 | 第34-35页 |
5.3 案例启示 | 第35-37页 |
5.3.1 完善业务招待费等在职消费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35-36页 |
5.3.2 加大国有企业业务招待费的政府管制 | 第36页 |
5.3.3 充分发挥舆论媒体的监督作用 | 第36-37页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37-39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3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37-38页 |
6.2.1 严格贯彻执行“八项规定” | 第37页 |
6.2.2 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 | 第37-38页 |
6.2.3 引入经理人市场竞争机制 | 第38页 |
6.2.4 实行高管薪酬改革 | 第38页 |
6.2.5 建立在职消费管理制度 | 第38页 |
6.3 未来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