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 | 第10-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个性化教学的概念及内涵 | 第12-22页 |
2.1 个性的含义和特点 | 第12-13页 |
2.1.1 个性的含义 | 第12页 |
2.1.2 个性的特点 | 第12-13页 |
2.2 个性化教学的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2.2.1 我国学者对个性化教学概念的解释 | 第13页 |
2.2.2 个性化教学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3-14页 |
2.3 个性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14-17页 |
2.3.1 以人为本与个性化教学 | 第14-15页 |
2.3.2 多元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学 | 第15页 |
2.3.3 人格教育与个性化教学 | 第15-16页 |
2.3.4 创新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 | 第16-17页 |
2.4 个性化教学的内涵 | 第17-18页 |
2.4.1 个性化教学以学生为本,注重个体的差异性 | 第17页 |
2.4.2 个性化教学以教学创新为体现,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 第17-18页 |
2.4.3 个性化教学以培养个性化的人为目标,注重教育影响的长效性 | 第18页 |
2.5 个性化教学的特征 | 第18-19页 |
2.5.1 民主性 | 第18-19页 |
2.5.2 包容性 | 第19页 |
2.5.3 对象性 | 第19页 |
2.5.4 全面性 | 第19页 |
2.5.5 社会性 | 第19页 |
2.6 个性化教学运用的意义 | 第19-20页 |
2.6.1 促进学校教育个性化发展 | 第19-20页 |
2.6.2 促进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 | 第20页 |
2.6.3 促进社会教育系统化发展 | 第20页 |
2.7 个性化教学的创新之处与独特价值 | 第20-22页 |
2.7.1 个性化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 | 第20页 |
2.7.2 个性化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行为能力 | 第20页 |
2.7.3 个性化教学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 | 第20-22页 |
3 高中思想政治课个性化教学缺失的现状分析 | 第22-25页 |
3.1 高中教育个性化教学观念的严重缺失 | 第22页 |
3.2 教师缺乏个性化教学创新动力 | 第22-23页 |
3.3 高中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学形式单一 | 第23页 |
3.4 学生对于个性化发展缺乏认知 | 第23-24页 |
3.5 个性化教学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缺乏融合 | 第24-25页 |
4 高中思想政治课个性化教学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25-27页 |
4.1 高中思想政治课个性化教学缺失的主观原因 | 第25页 |
4.2 高中思想政治课个性化教学缺失的客观原因 | 第25-27页 |
5 高中思想政治课个性化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思考 | 第27-30页 |
5.1 改变教学观念,树立个性化教学观 | 第27页 |
5.2 密切师生互动关系,创设个性化教学环境 | 第27-28页 |
5.3 重视课程教学实际,关注课程教学反思总结 | 第28-30页 |
6 高中思想政治课个性化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实现 | 第30-44页 |
6.1 “活泼型”学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 | 第30-32页 |
6.1.1 “活泼型”学生的性格特点 | 第30-31页 |
6.1.2 针对 “活泼型”学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个性化教学对策 | 第31-32页 |
6.2 “力量型”学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 | 第32-35页 |
6.2.1 “力量型”学生的个性特点 | 第32-34页 |
6.2.2 针对 “力量型”学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个性化教学对策 | 第34-35页 |
6.3 “完美型”学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 | 第35-38页 |
6.3.1 “完美型”学生的个性特点 | 第35-37页 |
6.3.2 针对 “完美型”学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个性化教学对策 | 第37-38页 |
6.4 “和平型”学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 | 第38-41页 |
6.4.1 “和平型”学生的个性特点 | 第38-40页 |
6.4.2 针对 “和平型”学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个性化教学对策 | 第40-41页 |
6.5 高中政治课个性化教学的实例分析 | 第41-44页 |
6.5.1 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 第41页 |
6.5.2 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 第41-43页 |
6.5.3 实施个性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