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3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电网通信安全现状及需求分析 | 第17-23页 |
2.1 电网通信安全现状 | 第17-18页 |
2.2 电网通信安全需求分析 | 第18-20页 |
2.2.1 通信链路安全需求分析 | 第18-19页 |
2.2.2 通信数据安全需求分析 | 第19-20页 |
2.3 现有电网通信网络安全技术分析 | 第20-21页 |
2.4 电网通信安全存在的问题 | 第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电网通信安全中IEEE1588时间同步算法改进 | 第23-34页 |
3.1 电网通信链路时间同步的意义 | 第23-24页 |
3.2 南方电网通信时间同步协议的要求 | 第24-27页 |
3.3 IEEE1588时钟同步原理 | 第27-29页 |
3.4 同步算法问题与改进 | 第29-32页 |
3.4.1 传输链路的不对称性对同步的影响 | 第29-30页 |
3.4.2 其他的改进方案 | 第30页 |
3.4.3 本章介绍的时钟同步改进算法分析 | 第30-32页 |
3.5 IEEE1588时钟改进算法流程图 | 第32-3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采用IEEE1588改进算法的设备设计组网方案 | 第34-48页 |
4.1 组网设计的目的及其设计原则 | 第34-36页 |
4.2 广州地区时间同步系统试点总体方案 | 第36-44页 |
4.2.1 广州试点区域的光通道设备现状 | 第36-38页 |
4.2.2 广州试点区域的组网方案 | 第38-42页 |
4.2.3 系统组网方案 | 第42-44页 |
4.3 系统中心站时间同步接入方案及配置方案 | 第44-45页 |
4.4 变电站时间同步接入方案及配置方案 | 第45-46页 |
4.5 实际安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46-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IEEE1588改进算法的具体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48-55页 |
5.1 测试的环境与测试要求 | 第48-53页 |
5.1.1 测试环境 | 第48-50页 |
5.1.2 测试要求 | 第50-53页 |
5.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3-54页 |
5.2.1 测试结果 | 第53页 |
5.2.2 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表 | 第63-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