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美国中学初任教师评价标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核心概念第12-14页
        1.2.1 初任教师第12-13页
        1.2.2 教师评价第13页
        1.2.3 标准第13-14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4-17页
        1.3.1 国内研究第14-15页
        1.3.2 国外研究第15-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17页
        1.4.2 教育政策文本分析/内容分析第17页
        1.4.3 多学科研究法第17页
        1.4.4 比较研究法第17页
    1.5 工作重难点第17-18页
第2章 美国中学初任教师评价标准概述第18-30页
    2.1 美国中学初任教师评价标准历史演变第18-23页
        2.1.1 萌芽期(二战后到八十年代)第18-20页
        2.1.2 形成期(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第20-21页
        2.1.3 发展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后)第21-23页
    2.2 美国中学初任教师评价标准建立宗旨第23-26页
        2.2.1 INTASC1992年标准建立宗旨第23-24页
        2.2.2 InTASC2011年标准建立宗旨第24-25页
        2.2.3 1992年与2011年标准比较第25-26页
    2.3 美国中学初任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第26-30页
        2.3.1 1992年美国中学初任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第27-28页
        2.3.2 2011年美国中学初任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第28-30页
第3章 美国中学初任教师评价标准内容分析第30-42页
    3.1 学科内容第30-32页
    3.2 教学能力第32-36页
        3.2.1 学习环境第32-33页
        3.2.2 教学策略第33-34页
        3.2.3 教学计划第34-35页
        3.2.4 交流技能第35-36页
    3.3 学生评价第36-37页
    3.4 专业素养第37-39页
    3.5 个人对学校和社区服务第39-40页
    3.6 学习和学习者第40-42页
第4章 美国中学初任教师评价标准特征分析第42-46页
    4.1 反映了信息时代背景下对教师的新要求第42页
    4.2 重视终身教育、自主学习第42-43页
    4.3 以教师知识和技能为首要标准,重视教师性情第43-44页
    4.4 强调合作第44-46页
第5章 美国中学初任教师评价标准的启示第46-51页
    5.1 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与教师评价标准结合来保障教学质量第46-47页
    5.2 标准制定机构的独立性和参与主体多样性相结合第47-48页
    5.3 标准制定应以促进教师专业化为目的第48-49页
    5.4 标准内容须体现对教师良好性情的重视第49-51页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地西藏班(重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最优化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中学西藏班的教学实践
下一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研究